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三七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疾病机制,研究三七中有效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b3对Hp造成的胃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Herb数据库收集“三七”的相关预测靶点,使用Gene Cards数据库收集Hp相关疾病的靶点;使用Draw Venn Diagram网站绘制Venn图,得到靶点交集;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将GES-1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人参皂苷Rb3低、中和高浓度(1、5、10 μ mol· L-1)组,人参皂苷Rb3组使用相应浓度的人参皂苷Rb3预处理,培养过夜12 h至融合度为70%~80%。Hp悉尼株1 (SS1)按感染复数(MOI) 100加入细胞中制备损伤模型,人参皂苷Rb3继续给药,共培养48 h。对照组不加SS1,对照组和模型组不加药。改良吉姆萨染色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合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和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TP53、Bax、Bcl-2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53、p-Akt、cleaved/pro-Caspase 9、Bcl-2、Bax、cleaved/pro-Caspase 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三七治疗Hp相关疾病的靶点共16个,其PPI网络分析得到按度值大小排名前6位靶点为TP53、CASP3、PTGS2、IL6、TNF、IL1β。GO富集分析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均显示与凋亡相关。与模型组比较,经人参皂苷Rb3处理后,GES-1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深染,破裂的细胞逐渐减少;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细胞核强荧光数目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TP53与Bax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Bcl-2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 p-Akt、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53、Bax、cleaved/pro-Caspase 9与cleaved/pro-Caspase 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三七可能通过包括炎症及凋亡在内的多种途径治疗Hp相关疾病,人参皂苷Rb3对Hp诱导的胃上皮细胞凋亡发挥显著改善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并调节Akt的磷酸化和P53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接触获取技术与常规获取技术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2020 年 7 月—2022 年 7 月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 12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50 例采用不接触获取技术(No-touch 组),70 例采用常规获取技术(CVH 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静脉桥血管数量、静脉桥血管平均流量、机械通气时间、ICU 监护时间和术后下肢切口愈合不良、术后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以及随访 1 年后的心脏超声指标和冠状动脉 CT 血管成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静脉桥血管数量、静脉桥血管平均流量、机械通气时间、ICU 监护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o-touch 组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 5 例,下肢切口愈合不良 2 例,术后突发心血管事件 1 例。CVH 组术后 IABP 支持 2 例,术后急性肾损伤 1 例。两组均无二次开胸探查和二次气管插管情况,且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 1 年心脏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o-touch 组术后 1 年静脉桥血管闭塞率低于 CVH 组(P < 0.05)。结论:与常规获取技术相比,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采用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不增加手术风险,术后 1 年桥血管通畅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rothrombin time-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PT-INR)检测频率与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长期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8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二尖瓣机械瓣置换并康复出院的患者。电话问卷调查患者,根据PT-INR检测间隔是否超过1个月分为频繁检测组(≤1个月)和不频繁检测组(>1个月)。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缺血性卒中及大出血,比较两组之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共收集249例患者信息,年龄(47.06±6.88)岁,其中男98例。共153例(61.4%,153/249)完成问卷者纳入分析。2013-2014年、2014-2015年、2015-2016年、2016-2017年、2017-2018年失访比例分别为76.1%,51.3%,26.7%,32.3%,15.8%;频繁检测比例分别为36.4%,36.8%,42.4%,35.7%,83.3%。随术后时间延长,失访和不频繁检测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80例(52.3%)纳入频繁检测组,73例(47.7%)纳入不频繁检测组。不频繁检测组共发生7例全因死亡,6例缺血性卒中,3例大出血;频繁检测组无死亡,1例缺血性卒中,2例大出血。频繁检测组累积死亡风险显著低于不频繁检测组(P=0.006)。 结论随术后时间延长,失访比例和不频繁检测PT-INR比例均显著增加,不频繁检测总体预后差于频繁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了解使用互联网交友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最近1年HIV检测现况和抗病毒治疗意愿。方法于2011年11月,通过MSM交友网站招募MSM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并采用SAS 9.2进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393名MSM完成问卷调查,319人年龄在30岁以下;322人学历在大专及以上;342人未婚;310人性取向为同性恋。381名MSM被问及若检测出HIV抗体阳性会怎样做时,有55.6%(212/381)表示会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最近1年HIV检测率为32.8%(129/393)。在做过检测的129名MSM中,53.5%(69人)因担心自己有感染HIV的风险而去做检测,62.0%(80人)的检测地点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0.0%(77人)表明结果阳性时愿意接受抗病毒治疗。最近1年未做过检测的264名MSM中,53.4%(141人)认为自己没有感染HIV的风险而未去做检测,其中51.1%(135人)表明若检测结果阳性愿意接受抗病毒治疗。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否认为自己有感染风险"可能是检测的影响因素[比值比(OR)=0.14,95%可信区间(CI):0.08~0.25)]。结论本次调查的互联网交友的MSM,最近1年HIV检测率不高,"是否意识到自己有感染HIV的风险"可能是其影响因素,超过一半的MSM对抗病毒治疗态度较为积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通针刺与超短波结合的方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对其进行常规针刺治疗以及超短波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治疗10 d。结果: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38例受试者的颈椎病症状评分和疼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通针刺与超短波配合治疗颈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鼠建立Hp相关胃炎模型,探讨猪苓多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猪苓多糖(250 mg·kg-1)组、核转录因子-κB (NF-κB)通路的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DTC,阳性对照,100 mg·kg-1)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ig给予Hp悉尼株1(SS1)菌液(1×109 CFU·mL-1),第1天每只0.4 mL,以后连续3 d每天ig 1次,每次0.2 mL。ig Hp完成4周后,猪苓多糖组和PDTC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无菌水,每只0.4 mL,每天1次持续14 d。将胃取出,沿胃大弯切开,肉眼观察胃黏膜变化;吉姆萨染色验证Hp在小鼠胃黏膜的定植;HE染色观察小鼠胃黏膜组织的炎症浸润状态;免疫组化检测核因子-κB(NF-κB) p65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胃腺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L-8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猪苓多糖组小鼠胃黏膜褶皱整齐,出血点消失,黏膜光滑,胃黏膜颜色红润有光泽;炎症细胞浸润和其他组织损伤明显减少;细菌定植数量明显减少;胃上皮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减弱;胃腺组织IL-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小鼠血清中IL-8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 猪苓多糖可能通过抑制炎症信号通路NF-κB相关分子的表达在Hp相关胃炎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系统评价刺络拔罐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美国医学在线(PubMed)、EMBase、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12月,收集关于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8项研究,共1 503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刺络拔罐法或刺络拔罐联合针灸法与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相比,VAS评分[MD=-1.83,95%CI(-2.24,-1.42),P<0.000 01]、疼痛缓解 30%的时间[MD=-4.39,95%CI(-5.66,-3.11),P<0.000 01]、疼痛持续时间[MD=-1.94,95%CI(-2.71,-1.17),P<0.000 01]、止疱时间[MD=-0.82,95%CI(-0.98,-0.67),P<0.000 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MD=0.13,95%CI(0.05,0.33),P<0.00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刺络拔罐或刺络拔罐联合针灸的疗效优于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且纳入研究中刺络拔罐或刺络拔罐联合针灸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 刺络拔罐或刺络拔罐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不高,有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规范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更加客观可靠的临床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传统三明治技术可能会对夹层累及窦部患者造成假腔封闭不完全,甚至根部扩大,导致可能再次手术的可能.文中总结"改良三明治"技术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并采用"改良三明治"技术处理主动脉根部的91例ATAAD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