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恶心呕吐是麻醉及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轻者给病人增加不适 ,严重者会影响病人恢复进程 ,延长治疗时间 ,增加治疗费用。由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EA)泵内配有阿片类药物和少量局麻药 ,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然而也增加了病人术后恶心、呕吐 (PONV)的发生率。国产盐酸恩丹西酮 (枢丹 )是一种新型强效、高度选择的 5 羟色胺受体拮抗剂 ,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手术后恶心、呕吐。据此 ,我们采用单盲法 ,观察国产盐酸恩丹西酮预防盆、腹腔手术后行PCEA病人术后镇痛中恶心、呕吐的效果。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院 1999年 9~ …  相似文献   
2.
恩丹西酮用于术后硬膜外吗啡止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了解国产恩丹西酮预防术后硬膜外吗啡止痛患者恶心、呕吐的情况。方法 :1 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组 I为恩丹西酮组 ,组 为对照组。两组术毕均用吗啡注入硬膜外腔内止痛。组 I于术毕前 30 min静脉滴注国产恩丹西酮 8mg,组 围手术期不用任何止吐药。结果 :组 患者恶心、呕吐率明显低于组 ,P<0 .0 1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对吗啡的止痛效果也无影响。结论 :国产恩丹西酮适用于术后硬膜外吗啡止痛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非心脏病患者开胸术后心电监护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11例非心脏病开胸手术后患者的心电监护观察,结合文献探讨了开胸术后心脏病的发生、原因、心电监护的意义及护理要点。非心脏病开胸术后心脏病的发生率较高,占16.22%。其发生率与年龄、既往心脏病史、手术操作、疼痛有关。加强术后连续心电监护及采取积极有效防治措施对减少术后心脏病的发生、提高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开胸术后心脏病的发生、原因及心电监护的意义.方法111例肿瘤开胸术后患者,于监护室内行连续心电监护,持续3~5天.结果 肿瘤开胸术后心脏病的发生率较高,占16.22%.其发生率与年龄、既往心脏病史、手术操作、疼痛有关.结论 加强术后连续心电监护及采取积极有效防治措施对减少术后心脏病的发生,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用于老年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例轻度或中度癌痛的老年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100mg,每晚次。观察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用于老年癌痛患者后,镇痛效果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轻度或中度癌痛的老年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100mg,每晚1次,是安全、有效和简单的控制癌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