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华法林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THR、TKR)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002年6月~2004年12月选择接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38例均为50岁以上,3个月内无血栓栓塞性疾病史,无凝血功能障碍,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法筛查,双下肢无DVT,随机分成两组.预防组应用华法林预防DVT,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术后第10天行患侧静脉造影,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中7例发生DVT,占36.8%;预防组中1例发生DVT,占5.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出血并发症.结论华法林能安全、有效地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兔骨髓基质细胞和骨血肿块移植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骨折后骨血肿块和骨髓基质细胞的骨再生潜能,以及骨血肿块和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促进骨折愈合的新途径。方法:在新西兰兔胫骨上制造骨缺损模型,3d后取出骨血肿,并从股骨抽骨髓血分离出骨髓基质细胞,将骨髓基质细胞联合骨血肿块回植到实验组骨缺损区;对照组骨缺损区则单纯行骨血肿块回植。定期拍X线片和取出骨痂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骨缺损处骨痂生成数量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骨髓基质细胞联合骨血肿块移植组的骨痂形成数量和骨膜反应明显多于以单纯骨血肿块移植组;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成骨样细胞形成数量也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有较强的骨再生潜能,骨髓基质细胞和骨血肿块联合移植比单纯骨血肿移植成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交通伤致脊柱脊髓损伤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工具和设施的日益发展,交通事故所致脊柱损伤越发多见,其所造成的物力、财力的损失和对人体的创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1],但目前国内对此致伤特点的专题研究较少.为此,笔者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01年至2007年来收治的93例交通事故所致脊柱骨折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腰椎后外侧融合和BAK椎体间融合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证明BAK椎体间融合优于后外侧融合。方法 腰椎滑脱 2 6例采用Steffee钢板和后外侧融合与腰椎滑脱 16例采用Silhouetle脊柱棒系统对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和BAK椎间植骨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 ,比较它们的融合、复位和临床结果。结果 后外侧融合 2 6例随诊 6~ 36个月 ,临床融合率 80 8% (2 1/ 2 6 ) ,滑脱复位率 6 1% (16 / 2 6 ) ,临床疗效 :优 9例 ,良 9例 ,可 3例 ,差 5例 ,优良率 6 9%。BAK椎体间融合 16例患者随诊 6~ 2 0个月。临床融合率为 93 7% (15 / 16 ) ,滑脱复位率为87 5 % (14/ 16 ) ,临床疗效 :优 9例 ,良 5例 ,可 2例 ,优良率 90 %。结论 对腰椎滑脱的复位固定 ,Silhouetle脊柱棒系统较Steffee钢板有较多优点 ,与后外侧融合比较 ,BAK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隙后 ,椎体界面间固定 ,椎间隙无塌陷 ,无植骨吸收 ,能增大和维持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 ,间接扩大侧隐窝和恢复脊柱生理曲度 ,有较大的植骨床 ,有利于植骨融合 ,使患者早期下床。近期随访结果表明 ,Silhouetle脊柱棒系统固定和BAK椎间植骨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Steffee钢板固定和后外侧融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带有MBP中空侧孔新型椎弓根钉的作用特点,明确其在腰椎骨折模型中内固定的效果.方法 比较两种不同椎弓根钉的生物力学测试,包括轴向最大拔出力,垂直压缩刚度及极限压缩强度.采用X线摄片及CT观察伤椎内固定后的大体形态,比较两组中伤椎前缘高度及椎管正中矢状径(MD)的差异.结果 新型椎弓根钉组其平均轴向最大拔出力明显高于普通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椎弓根钉行椎弓根钉固定后即刻状态的整体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限抗压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与新型椎弓根钉相比较,其平均前缘高度及伤椎平均M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椎弓根钉内固定的稳定性明显优于普通型椎弓根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04年8月至2008年9月间在我院住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共92例,其中男40例,女52例;年龄41~65岁,平均48岁。术前均经颈椎X线、颈椎MRI和椎动脉CT血管造影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在C型臂X线机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局麻后用16 G穿刺针从右侧穿刺,进入病变椎间盘中央稍偏后部,然后置入光纤,以自动脉冲式激光烧灼汽化,每个椎间盘使用激光能量500~1 000 J,分别于术后第1天、6个月、1年,按照Nagashima的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按照Nagashima标准评分,术后第1天总体优良率为86.95%,术后6个月总体优良率为82.61%,术后1年总体优良率为80.43%。结论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大鼠L3和L5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吻合,观察轴突再生、脊髓后角纤维分布密度及轴浆运输恢复情况,为通过后根再生修复重建感觉传导通路及功能研究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组.打开椎板暴露双侧L3和L5后根并各自等分为两束;取右侧为手术侧,随机选择其中一束切断,手术显微镜下将两远断端行端-端吻合;假手术组不予吻合;同时,将双侧L2、4、6前后根及L3和L5前根切断以免轴突侧索芽生.左侧L3.5后根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侧.术后3个月,经L3、5脊神经节分别注射Neum-DiI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进行神经示踪,取L3、5节段脊髓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组化染色,取正常侧后根束中的任意一束、吻合段及未吻合段后根行Bielschowsky银染.[结果]术后3个月,实验组Neuro-DiI和HRP示踪均可发现阳性标记DRG神经元,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吻合口轴突再生.脊髓右侧后角CGRP免疫阳性纤维分布密度:实验组,与左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均明显低于左侧和实验组(P<0.05).神经纤维银染发现实验组轴突数量与正常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轴突数量明显少于正常侧和实验组(P<0.05).[结论]后根部分切断吻合后轴突能够再生并恢复轴浆运输,对神经递质向脊髓后角的传递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背景】既往为明确细胞移植后对组织修复情况,多采用标本处死或取材等侵袭性方法,但此类方法创伤大且不适于人体研究。通过应用示踪剂标记移植细胞,采用无创伤性影像学技术活体识别、追踪移植细胞的存活及分化状态,观察组织再生修复情况,无疑对于提高细胞移植治疗有重要意义。 【目的】应用MRI影像学技术,体外追踪活体内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的存活、迁移变化及与宿主的整合情况。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年3月至12月在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健康新西兰兔10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菲立磁为Advanced Magnetic公司产品,多聚赖氨酸为Sigma公司产品。 【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新西兰兔股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基质干细胞,收集细胞加入含白血病抑制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胎牛血清的神经干细胞培养基诱导5天。将50mg/L菲立磁和1.5mg/L多聚赖氨酸混合震荡30分钟后加入到神经培养基中进行标记,细胞孵育24小时后移植至坐骨神经缺损处。分别在细胞移植后1周、2周、4周、8周和16周行移植处MRI扫描及组织学观察。 【主要观察指标】骨髓基质干细胞经诱导后向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细胞内铁的鉴定,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对细胞增殖或分化的影响,利用MRI对标记后移植细胞观察的有效性。 【结果】1.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能成功扩增、繁殖,经诱导分化成具有细长突起的神经干细胞。2.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能在体外标记骨髓基质干细胞,标记效率达到98%且无明显渗漏。3.1周后MRI扫描可见坐骨神经细胞移植处局限性低信号改变,4和8周后信号区域改变增大,16周未见明显信号改变。HE染色发现细胞移植组神经纤维再生良好,体外菲立磁标记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后可在坐骨神经内存活并向神经两断端迁移。组织学改变基本上与核磁共振影像相对应。 【结论】1.骨髓基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能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并保持其增殖活性。2.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可在体外高效标记骨髓基质细胞,且不影响标记后细胞的活性、增殖和分化能力。3.菲立磁标记的兔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可在宿主坐骨神经内存活、迁移,T2WI序列成像可清晰显示Feridex标记的BMSCs所致的低密度影像改变。利用MRI可以对移植后的标记细胞进行活体追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关节畸形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采用腘绳肌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位术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共19例,年龄在3岁~21岁,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运动功能、满意度和复发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增加,站立时伸膝关节角度增加,患儿行走功能改善,行走距离延长。患儿和家长满意度为89.5%。随访1 a,3例患者不同程度复发。结论:腘绳肌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位术治疗脑瘫膝关节畸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经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X线片均显示骨折端复位良好,一期愈合,无髋内外翻畸形、股骨干骨折、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26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达96.9%。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微创'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早期负重行走,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