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清艳 《右江医学》2007,35(2):133-134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以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5.6%,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5.41,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也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或<0.01)。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布洛陀壮族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02例布洛陀壮族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改善情况、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PG)变化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糖尿病知识得分均较前提高(P<0.01),但实验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FPG、2PG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改善(P均<0.05),但实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能帮助布洛陀壮族糖尿病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改变健康观念、提高遵医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之一,是以精神运动迟滞、心境低落、兴趣下降、睡眠障碍等为特征。由于PSD患者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的存在,严重影响PSD状态的改善,后者又影响神经功能的康复,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死亡率,因此PS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应引起高度重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在肝硬化患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检测其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分析血小板(PLT)、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结果肝硬化C级组患者PLT、PCT水平[(64.22±4.21)×109、(0.08±0.02)%]明显低于正常组[(203.31±2.34)×109、(0.19±0.04)%]、肝硬化A级组患者[(143.47±4.72)×109、(0.15±0.02)%]、肝硬化B级组[(102.28±3.22)×109、(0.11±0.03)%]水平,PDW、MPV水平[20.36±7.42(%)、14.52±3.52(fL)]明显高于正常组[0.19±0.04(%)、9.64±5.41(fL)]、肝硬化A级组[13.02±3.62(%)、9.75±4.27(fL)]、肝硬化B级组[16.62±4.63(%)、12.38±4.62(fL)]水平;肝硬化B级组PLT、PC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肝硬化A级组水平,PDW、MPV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肝硬化A级组;肝硬化A级组PLT、PC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DW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C级组患者PT、APTT、TT水平[(14.62±4.211)S、(44.74±7.721)S、(18.80±6.321)S]明显高于正常组[(12.11±2.34)S、(30.28±9.42)S、(15.41±4.72)S]、肝硬化A级组[(13.38±4.72)S、(33.21±6.22)S、(17.32±9.32)S]、肝硬化B级组[(14.19±3.22)S、(39.88±8.83)S、(18.44±11.23)S]水平,FIB水平[(1.21±0.411)g/S]明显低于正常组[(3.21±0.17)g/S]、肝硬化A级组水平[(2.92±0.63)g/S]、肝硬化B级组水平[(2.33±0.16)g/S];肝硬化B级组PT、APTT、T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肝硬化A级组,FIB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肝硬化A级组水平;肝硬化A级组PT、APTT、T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FIB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清艳 《右江医学》2002,30(2):88-89
对 12 0例急性脑卒中的用量随机分组临床观察 ,发现小剂量组 ( 2 0 %甘露醇 12 5ml/次 )的总有效率、病死率与常规剂量组 ( 2 0 %甘露醇 2 5 0ml/次 )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但小剂量组心衰、肾功能损害率非常显著低于常规量组 ( P <0 .0 1)。认为应用甘露醇提倡时短、间隙长、量小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中老年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19例Ic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基础病、内镜表现及病理资料。结果该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女为0.58:1,且多数患者(89.47%)伴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便秘及腹部手术史。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100.oo%)、腹痛后便血(100.00%),多数伴有腹泻。结肠镜检查示,病变部位以左半结肠为主(94.74%),表现为黏膜纵行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黏膜下出血,病变黏膜与正常黏膜分界清楚。一过型16例,狭窄型2例,坏疽型1例。结论对有动脉粥样硬化等易患因素的中老年人,如发生急性腹痛、便血等症状,均应考虑Ic的可能,及时行内镜检查,密切观察,早期诊断、治疗,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6例原发性SA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再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而再出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能明显改善SAH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可以减少SAH后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胆固醇(TC)、脂蛋白(a)(Lp(a))、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以更好地对该病进行预防及治疗。方法对28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同时检测TC、Lp(a)、DD、FIB、CRP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TC、Lp(a)、DD、FIB、CRP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P均<0.01)。结论 TC、Lp(a)、DD、FIB、CRP可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这些指标可能参与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浸润转移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肝硬化患者和65例健康查体者血清TGF-β1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原发性肝癌浸润转移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TGF-β1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血清TGF-β1水平在原发性肝癌中明显升高,并且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为临床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9-01~2009-06住院的103例青年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中,以高血压、高血脂、Lp(a)升高、心脏病为主,其他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酗酒、吸烟、脑卒中史等。青年人脑卒中以30~45岁者居多(84.6%),且男性多于女性。结论青年脑卒中病因复杂多样,对其危险因素干预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青年脑卒中的发生率、复发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