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对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效应(BMSC)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第3 代BMSC 随机分为2 组:LIPU辐照组和对照组。每天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增殖指数。结果LIPU 能够明显促进BMSC 增殖,LIPU 组辐照后细胞分裂增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活跃,细胞集落更为密集;MTT 法检测LIPU 组于辐照前、辐照后1,3,5,7 d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LIPU 组辐照后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的可行性及筛选实验的最佳参数.方法 选用频率0.6 MHz,强度为0.03、0.1、0.2、0.3 W/cm2的LIPUS分别辐照体外培养的第三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10、15、20、30 min,24 h后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LIPUS辐照后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结果 各参数组经过LIPUS辐照后24 h观察细胞分裂增殖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活跃,细胞集落更为密集.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增殖指数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以0.2 W/cm2,10 min辐照后促进增殖效果最为显著.结论 LIPUS辐照一定时间后能够促进BMSCs增殖,不同的辐照强度和辐照时间促进其增殖的效应不一,其中强度为0.2W/cm2,辐照10 min剂量促进增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低强度超声对大鼠肠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找出超声引起肠管平滑肌收缩的适宜辐照参数.方法 采用频率固定、声强可进行选择的低强度超声(频率600 kHz,声强为10.8、14、18W/Cm2)分别辐照离体和活体的大鼠肠管,采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离体肠管平滑肌的收缩情况,用亚甲监推进实验来观察大鼠活体肠管的收缩变化.结果 离体实验表明超声辐照大鼠肠管的收缩频率、幅度、张力及活动力均明显高于辐照前(P<0.05),辐照停止1 2 min左右,肠管收缩与辐射前状态基本保持一致;在l 4 W/cm2,辐照7 min时,肠道收缩的频率、幅度、活动力达到最大(P<(0.05).活体实验表明辐照后各组大鼠肠管内亚甲蓝移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14 W/cm2,辐照7 min时亚甲蓝移动率较对照组的差异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 低强度超声对大鼠肠管平滑肌收缩有一定影响,在频率为600 kHz时,14 W/cm2,辐照7 min是适宜的辐照参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正交设计筛选苯和环磷酰胺联合使用建立新西兰兔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的适宜剂量.方法 新西兰兔,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应用L9(34)正交表对苯的剂量(A)、环磷酰胺的剂量(B)、苯的注射次数(C)、环磷酰胺的注射次数(D)四个因素及它们各自不同的3个水平在建立新西兰兔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并最终从9个实验组中优选出建模的较优方案.给药方法为先背部皮下注射苯,隔日1次,再耳缘静脉注射环磷酰胺,每天注射,均按照规定次数注射.每6d检测1次血常规,于建模前、建模后36d取小段股骨进行骨髓组织学检查,观察变化.结果 将9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进行对比分析,4~9组新西兰兔再障模型建立成功,第7、8、9组与其他组日均下降速率之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7组骨髓切片显示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组织减少,巨核细胞减少或消失,脂肪细胞增多.随访发现,第7组骨髓抑制一直存在,与该病临床特点相符合.结论 第7组采用苯1.5 mL/kg,8次/d,环磷酰胺10 mg/kg,4次/d,这一组合剂量建立的新西兰兔AA模型建模周期短、且模型稳定,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动物实验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大鼠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128只随机分成超声辐照组(A组)及对照组(B组),对超声辐照组用低强度超声(频率600kHz,声强14 W/cm2)辐照胃肠道7min,对照组予以假照处理。分别于辐照后即刻、3min、13min、23min后用亚甲蓝推进实验和测定酚红胃排空率的方法来观察胃肠道运动的变化。结果辐照组在辐照后即刻、3min、13min、23min时的胃排空率和肠道移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辐照后约3min,辐照组的胃排空率和肠道移动率达到最大。结论低强度超声可以影响大鼠胃肠道运动功能,且采用频率600kHz、声强为14W/cm2的超声辐照后约3min,大鼠胃肠道运动最活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