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骨内植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新研制的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弹性模量为53GPa,78GPa,110GPa的种植体各6枚分别植入3只狗的两侧下颌骨内,3个月后取下标本,行X线检查,制作不脱钙牙种植体切片,观察种植体-骨界面形成情况。结果 X线检查:种植体与骨质紧密接触,其间无阴影,种植体颈周骨组织未见吸收。不脱钙牙种植体切片的组织学观察:种植体与骨组织紧密接触,无间隙,均形成了骨整合界面。结论 本实验中所研制的53GPa,78GPa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测试提供了实验基础,为开发新的种植材料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平台转换种植体和传统基台连接种植体对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95例(110枚)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患者,其中Ankylos系统(平台转换)47例(54枚种植体),Nobel Replace系统(传统基台连接)48例(56枚种植体)。在患者最终修复后36~62个月进行随访,拍摄X线片及临床检查来记录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和牙龈组织的状况,比较两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和周围软组织红色美学指数。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不同连接方式种植修复后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与红色美学指数具有显著差异,平台转换种植体的骨吸收量明显少于传统基台连接组,红色美学指数也高于传统基台连接。结论平台转换种植体在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相较于传统基台连接种植体能更有效的保留周围骨组织且美学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下颌牙列缺失种植即刻螺丝固位修复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2001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选择下颌无牙颌、下颌余留牙无法保留的患者共21例(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是51.1岁(范围为26~65岁)。每例植入4-8枚Nobel biocare种植体,术后当天或第7天种植体支持式热凝树脂固定桥修复,12周-36周后金瓷固定桥修复。[结果]21例149枚种植体中,121枚种植体即刻修复,1枚种植体失败,即刻修复种植体3~67个月的累积成功率为99.2%。[结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达到35~45N·cm,下颌牙列缺失种植即刻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中短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下颌牙列缺失种植即刻螺丝固位修复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2001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选择下颌无牙颌、下颌余留牙无法保留的患者共21例(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是51.1岁(范围为26,65岁)。每例植入4~8枚Nobelbiocare种植体,术后当天或第7天种植体支持式热凝树脂固定桥修复,12周~36周后金瓷同定桥修复。【结果】21例149枚种植体中,121枚种植体即刻修复,l枚种植体失败,即刻修复种植体3~67个月的累积成功率为99.2%。【结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达到35~45N·cm,下颌牙列缺失种植即刻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中短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瓷基台在前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估氧化铝或氧化锆瓷基台支持的种植全瓷修复体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病例包括由相同的临床操作者连续完成的10例患者共17颗种植全瓷修复体.考察瓷基台有无松动及瓷基台支持的全瓷冠有无破损、折裂,同时观察全瓷修复的美学效果.观察时间为完成修复后4个月到22个月.结果:10例患者17颗瓷基台全瓷冠修复体在4~22个月内疗效良好.瓷基台及全瓷冠无松动.全瓷冠未见折裂、破损现象.患者均对全瓷修复的美学效果满意.结论:氧化铝或氧化锆瓷基台支持的种植全瓷修复方法可行,美学效果满意,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牙外伤脱落再植是许多临床医师都熟悉的手术方法。但是牙齿再植后常不易形成正常的牙周膜,且牙根吸收的发生率较高。作者自1989年以来收治了25例,共41颗外伤脱落牙再植,并对牙根吸收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25例,41颗牙齿,男性17例,25颗牙,女性8例,16颗牙。年龄最小为9岁,最大为36岁。脱落牙均为上前牙。脱落原因,打球撞脱7例,交通事故致脱落6例,意外跌伤脱落10例,异物击伤落2例。脱落离体时间为半小时至3小时。 再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纯钛种植体在老年人严重吸收下颌骨的临床应用。方法162颗Branemark种植体植入32例下颌严重吸收全牙列缺失老年患者的颌骨内,完成修复体32件,临床观察28~32个月。结果修复后2年累积成功率为96.3%,种植失败多数发生在种植早期。结论纯钛种植体对老年人严重吸收下颌骨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美学区单个上前牙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临床疗效.方法:7例上颌单个无法保留患牙,拔除后即刻植入种植体,当日制作并戴入临时树脂冠,6个月后复诊取模,选择合适基台制作永久金属烤瓷或全瓷修复体,最终修复体戴入后1年复诊,比较刚戴入修复体与1年后随诊时种植体周骨组织水平以及红色美学指数(Pink Ethetic Score,PES)的变化情况.结果:种植体成功率为100%,种植体近、远中周牙槽骨变化分别为0.79±0.48mm、0.71±0.46mm;刚戴入修复体与1年后随诊时PES值为8.6±1.3和11.1±1.8,Walcoxon分析P=O.027<0.05,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情况下,单牙即刻种植即刻非功能修复,可取得很好的美学效果,种植体周软组织美学效果随着戴入时间增长可得到改善,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Anthogyr种植系统修复牙缺失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nthogyr种植系统的常规操作方法Ⅰ期植入398枚种植体,3~6个月后进行Ⅱ期手术,完成烤瓷修复体修复.结果:Anthogyr种植体修复后随访1~4年,累计成功率为96.7%.结论:Anthogyr种植系统固定修复牙列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纯钛表面酸碱处理及生物矿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的酸、碱处理条件下纯钛表面生物矿化沉积磷灰石层的差异。方法:对商用纯钛分别采用磨光处理、酸处理、酸碱处理或酸碱及热处理,然后放入模拟体液(SBF)中矿化处理7天;采用SEM观察试样表面的形貌,采用XRD分析试样表面沉积层的相组成。结果:经酸碱处理后纯钛形成微粗糙表面,随着碱液浓度的升高和采用热处理,试样表面的粗糙度增加且更均匀;经碱液处理的试样矿化后其表面出现磷灰石沉积层;而未处理组未发现磷灰石沉积层;XRD图谱分析发现矿化表面沉积物为HCA,钙磷比为1.37。结论:碱液处理有利于磷灰石层的形成,而改变碱液浓度和是否采用热处理对磷灰石沉积能力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