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相关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24例,分为PCAD组54例和晚发冠心病(LCAD)组70例,对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H、TG、HDL-C、LDL-C、脂蛋白a[LP(a)]、总胆红素(TBIL)、胱抑制素C(CysC)、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心动脉压(CAP)进行比较,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AD与上述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PCAD组与LCAD组比较,HbA1c、HDL-C、HsCRP低于LCAD组(P0.05),BMI、LP(a)、TG高于LCAD组(P0.05),而FBG、2hPG、LDL-C、TBIL、CysC、Fib、DBP、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D组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支数与LC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CAD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61.11%),而LCAD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2支病变(37.14%)及3支病变(34.29%)。PCAD组在局限性、偏心性病变中所占比例高于LCAD组(P0.05);在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向心性、弥漫性病变所占比例低于LCAD组(P0.05);PCAD组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与LC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CAD组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以0~19分为主(55.55%)。结论 HsCRP、BMI、LP(a)、DBP是PCAD主要危险因素。PCAD患者冠脉病变较轻,多为单支、局限性、偏心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黄晓明  罗明晶 《医学综述》2012,18(13):2031-2033
缺血性心肌病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终末期的一种类型,病死率高,预后差。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及血运重建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与药物治疗相比,血运重建能有效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恢复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现综合近年国内外运用血运重建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主要介绍: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裸金属支架,药物涂层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搭桥临床作用比较;③治疗性血管再生等治疗方法对该病中远期预后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血运重建的临床效益亦将逐步提高。但无论使用哪一种血运重建方法,均必须与药物结合,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中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IC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行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年的临床症状、纽约心功能分级及心脏超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胸闷、胸痛、气促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舒张末内径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可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及心脏超声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