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系统评价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OVID、PubMed、MEDLINE、Embase、CBM、CNKI、维普、万方数据资源(从建库至2012年12月),人工检索相关杂志,使用谷歌学术搜索、百度等互联网上资源,进行引文追踪。按 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简单评价法,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评价质量后,对同质研究采用 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检索出文献291篇,经筛选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其中中文6篇,英文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率: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相比,两者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逆转高血压 LV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10,95%CI=6.61~17.60,P=0.000),显示缬沙坦的效果优于氨氯地平。(2)不良反应发生率:缬沙坦与氨氯地平(OR=0.54,95%CI=0.25~1.16,P=0.1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与氨氯地平相比缬沙坦治疗高血压LVH效果更好。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较少、方法学质量较低且缺乏以临床事件为结局指标的试验研究,有必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 RCTs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方法,确定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A/H )与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V/H )比较,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MEDLINE、EMBASE、CBM、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3年11月;手工检索相关杂志纸质版。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用RevM 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M 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动态血压方面,V/H优于 A/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诊室血压及血压控制率方面,V/H与A/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H相比,V/H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H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血压的改善不如V/H ,且不良反应发生更多。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脯氨酸肽酶,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本文对103例肝病患者血清中的这些指标的代谢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对其中23例肝活检患者中这些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慢活肝和肝硬化患者血清PCⅢ,LN,HA和PLD水平明显增高,而慢迁肝和急性肝炎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脯氨酸肽酶(PLD)、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本文对103例肝病患者血清中的这几个指标的代谢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对其中23例肝活检患者中这些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慢活肝(CAH)和肝硬化(LC)患者血清PCⅢ、CN、HA和PLD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慢迁肝(CPH)和急性肝炎(AH)患者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血清PCⅢ、LN、HA和PLD的异常高值趋向性地向LC和CAH集中,其升高的方向及程度与肝损害和肝纤维化发展的方向及程度保持良好的一致性。相关分析亦发现肝活检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其血清PCⅢ、LN、HA和PLD水平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血清PCⅢ、LN、HA和PLD等指标均能较好地反映肝病的慢性化程度和肝纤维化的活动水平及程度,且较少受肝细胞损伤性因素影响。在反映肝纤维化程度方面,HA和LN似更优于PCⅢ和PLD。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奈西立肽对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万方、CNKI、VIP、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4年6月,手工检索会议文献及杂志。采用 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 5.1.0 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筛选、纳入研究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及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642篇文献,最终纳入28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奈西立肽与对照组(治疗剂量的硝酸甘油、硝普钠、多巴酚丁胺、利尿剂或空白对照)相比,对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lcr或Ccr)、胱抑素C (cystatin C)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SCr:WMD=1.97,95%CI=-1.41~5.34,P=0.250;BUN:WMD=-0.21,95%CI=-1.01~0.60,P=0.610;Clcr:WMD=4.22,95%CI=-2.67~11.11,P=0.230;Cystatin C:WMD=0.06,95%CI=-0.24~0.36,P=0.690;但在改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i filtration rate,GFR)方面奈西立肽组优于对照组:WMD=12.40,95%CI=8.87~15.93,P=0.000。结论:与其他心衰治疗的常用药物相比,奈西立肽不会影响心衰患者的肾功能,反而可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在心衰的治疗中是较安全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氨氯地平与缬沙坦相比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并发肾脏损害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WanFang Data、CNKI、VIP、CBM、Th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10期)、PubMed、Ovid、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查找氨氯地平与缬沙坦比较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并发肾脏损害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10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共计7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氨氯地平改善24 h尿蛋白的效果优于缬沙坦[24 h尿蛋白基线值〈1000 mg:WMD=–10.24,95%CI(–18.52,–1.95),P=0.02;24 h尿蛋白基线值〉1000 mg:WMD=–575.69,95%CI(–781.02,–370.36),P〈0.00001];而在改善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压(SBP/SD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UAER:WMD=–11.29,95%CI(–27.93,5.36),P=0.18;Scr:WMD=1.05,95%CI(–3.89,5.99),P=0.68;SBP:WMD=0.52,95%CI(–0.83,1.87),P=0.45;DBP:WMD=–0.40,95%CI(–1.41,0.62),P=0.44;不良反应发生率:WMD=1.00,95%CI(0.3,3.34),P=1.00]。结论现有证据显示,与缬沙坦相比,氨氯地平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并发的肾脏损害同样有效,在改善24 h尿蛋白效果方面优于缬沙坦。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比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PD)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OVID、Elsevie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2月|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及未发表的灰色文献等。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关于阿卡波糖(试验组)对比二甲双胍(对照组)治疗PD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纳入文献的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糖尿病发生率、PD控制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共纳入18个符合标准的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糖尿病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危险度(RR)=0.60,95%CI(0.36,1.00),P=0.05〕|试验组PD控制率优于对照组〔RR=1.18,95%CI(1.07,1.30),P=0.001〕|对照组FPG水平低于试验组 〔均数差(MD)=-0.05,95%CI(-0.10,0.00),P=0.03〕|试验组2 hPG水平低于对照组 〔MD=0.51,95%CI(0.23,0.78),P=0.000 3〕|两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2,95%CI(-1.04,0.40),P=0.39〕|两组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4,95%CI(-0.16,0.07),P=0.45〕|对照组TG水平低于试验组 〔MD=-0.25,95%CI(-0.48,-0.02),P=0.04〕|对照组SBP和DBP低于试验组 〔SBP:MD=-0.95,95%CI(-1.81,-0.09),P=0.03|DBP:MD=-0.97,95%CI(-1.30,-0.64),P<0.000 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8,95%CI(0.41,1.12),P=0.13〕。结论 虽然二甲双胍降低FPG、TG及血压的效果优于阿卡波糖,但阿卡波糖在有效控制PD患者2 hPG的同时,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发生率,阻止PD向糖尿病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泛福舒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Th1/Th2细胞平衡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7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泛福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干扰素-γ、白介素-4、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干扰素-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白介素-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A及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喘憋及哮鸣音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1)。结论泛福舒可有效调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Th1/Th2细胞平衡,提高免疫功能,进而缓解临床症状,增强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