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用聚乙烯醇包埋经驯化的活性污泥和粉末活性炭,并将制得的固定化小球用于降解有机磷农药水胺硫磷,取水样进水化学需氧量为1455.8mg/L,在恒温摇床内试验,当CODcr去除率为62.7%时,其平均降解速率为1.90mgCODcrm,与进水CODcr的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公式。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源水藻类繁殖的危害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和其他地表径流给湖泊、水库、海湾等封闭型水体带来大量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引起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此种现象称为富营养化。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  相似文献   
3.
重点论述活性污泥培菌,驯化方法及工艺条件,并对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劳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电力、邮电、化工等部门用作备用电源的铅蓄电池采取防酸、隔爆、消氢措施,并研制成实用装置,效果较好。文中叙述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主要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低氧-好氧两段活性污泥法对中等浓度中药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按正交试验优选的工艺参数操作,当进水化学需氧量(CODcr)为3000mg/L时,其总去除率可达98%。若据实际工程选用经济可行的工艺参数,CODcr总去除率为91%。此时,在好氧曝气池中投加适量的粉末活性碳或粉煤灰,经简易砂滤后,最终出水可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对高浓度水硫磷的好氧降解有较好的耐受性,若进水的化学需氧量(CODcr)为2145~12500mg/L,每隔45d左右用自来水冲洗48h,在室温下连续降解376d并停止曝气122d,然后再继续试验,所得CODcr去除率均在60%左右,方差分析P〉0.05,说明在整个试验期间,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活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混凝与低氧—好氧两段活性污泥法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混凝与低氧-好氧两段活性污泥法对某造纸厂综合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试验数据表明,实验室研究与现场中间试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环境监测站最终验收监测指出,当进水化学需氧量(CODcr)为6230mg/L时,其总去除率为93.8%,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行业标准GB3544-92《造纸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的二级(非木浆)要求。  相似文献   
8.
分散式饮水中三价砷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涛  罗启芳 《卫生研究》2001,30(2):70-71,85
在利用硫酸铁去除五价砷 [As(V) ]的基础上研究了三价砷 [As(III) ]的氧化及去除 ,以寻求适合于分散式饮水中 As(III)的氧化方法。结果显示 :水中 As(III)的自然氧化过程相当缓慢 ,曝气 2 4h亦难以加速其氧化 ;通入臭氧 6 0 s,或按 7.5 m l/ L 投加双氧水 ,按投氯量加 2 .5 m g/ L 次氯酸钠或 15 m g/ L 的漂白粉等 ,均可有效氧化 1.0 m g/ L As(III) ,使砷去除率近似于 As(V)的去除率 ;选取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 ,进一步研究发现其氧化效果不受水质 p H值、硬度、As(III)初浓度、As(III) / As(V)的配比等的影响 ,而且 1.2 5 m g/L 投加量可有效氧化≤ 0 .8mg/ L 的 As(III) ,现场实验亦证实了其氧化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 ,次氯酸钠是一种效果可靠、经济技术可行的分散式饮水三价砷的氧化剂。  相似文献   
9.
袁涛  罗启芳 《卫生研究》2001,30(6):329-330
选取山西省山阴县为实验现场 ,验证分散式饮水除砷方案。结果表明 :现场实验达到预期除砷目的 ,利用硫酸铁或硫酸铝混凝并配合砂滤可有效去除水中五价砷 ;次氯酸钠为有效的三价砷氧化剂 ;研制的涂铁砂粒 (IOCS)有良好的现场除砷性能  相似文献   
10.
反硝化菌涂层电极脱氮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佑铭  王萌  罗启芳 《卫生研究》2004,33(5):527-530
目的 探讨涂层电极脱氮模拟装置的最佳工作条件 ,提高反应器的脱氮效率。方法 在不同电流强度、氧化还原电位、水力停留时间 (HRT)及水温条件下 ,测定反应器的脱氮率。结果 在 0~ 15mA范围内 ,反应器的脱氮率随电流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在 15mA ,反应器有最大脱氮率 ,达到 5 7 3%。此时 ,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NO-3 N 34 4g (m3·d)。HRT在 12h内 ,平均脱氮速率为NO-3 N 0 183mg h。当水温在 5~ 35℃内变化时 ,对脱氮率有一定影响。反应开始 1h后 ,脱氮装置中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迅速下降 ,分别降至1 0 8mg L和 - 4 0mV。结论 涂层电极脱氮装置能快速建立反硝菌所需的厌氧环境。极间电压和电流密度控制在 2 5V和 0 0 83mA cm2 为宜。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器中pH值的下降以及NO- 2 N的积累将抑制脱氮反应 ,HRT以 12h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