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学习、工作的开展及体会.方法:临床药师深入内分泌科开展工作.结果:临床药师在临床上怀着学习的态度,理解、信任、协助医师和护士,配合用药并监督临床合理用药.结论:临床药师能与临床医师、护士互相沟通、配合用药,为患者构建一个高素质的医药治疗团队,完成较高质量的医药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2.
Activator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ctivator矫治早期安氏Ⅱ1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替牙和恒牙早期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采用Activator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记录相关指标,比较矫治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6例患者经Activator矫治后,均完全建立中性[牙合]关系,前牙呈正常覆盖覆,面高度明显增大,面型获得较大改善。结论Activator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联合培养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the apical papilla,SCAPs)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对牙髓组织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使用α-MEM培养基和成骨、成脂、成神经诱导培养基处理SCAPs,采用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βIII-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SCAPs的成脂、成骨和神经向分化能力。取单独SCAPs、HUVECs细胞以及联合培养SCAPs和HUVECs细胞进行小管形成实验,分别在3、6、9 h检测各组小管形成的长度、节点数目和结合区面积。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SCAPs形成了更多的矿化结节、红色脂滴和神经样细胞。小管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培养组细胞可以更快地形成类血管状结构,差异显著。结论 SCAPs具有成骨、成脂和神经向诱导分化能力,联合培养SCAPs和HUVECs可以加速血管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固定正畸技术对青少年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我们门诊随机选取92例错合畸形患者,年龄为11-18岁,于正畸前和正畸中9个月对其通过一些临床指标(PLI、GI、BOP、PD)来检测其牙周状况。结果:正畸矫治后与矫治前相比,青少年患者的牙龈指数、牙龈探诊出血、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均显著增高。且龈下G^-杆菌比例显著增加,G^+细菌比例下降。结论:接受固定正畸矫治的青少年患者牙周状态比矫治前显著变差,我们要重视并加强口腔卫生宣教,以减少牙龈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分别选取28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实验组)和直丝弓矫治器(对照组)的患者,分析患者术前、术中6个月及术后的锥形束CT(CBCT)影像.通过测量各时间段的牙根长度,比较2组患者牙根吸收有无差异.对于牙根长度未见变化的患牙,通过CBCT检测其有无单纯唇腭侧和近远中骨质吸收.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47.3%的牙出现牙根吸收,显著少于对照组的68.8% (P<0.05).2组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牙(实验组为55%,对照组为75%).矫治完成后,对照组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上升到85.3%,而实验组上升到68.3%(P<0.05).部分牙根长度未见减少的牙也存在局部根吸收,骨吸收最常发生在牙根的腭侧面(实验组为18%,对照组为14%).结论:与传统直丝弓矫治器相比,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患者切牙牙根吸收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Camlog种植体在单颗前牙种植修复中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于笔者医院进行前牙种植修复的52例患者(52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Camlog种植体系统进行种植手术,随访1年,评价患者种植修复后的种植成功情况、增加垂直骨向量、牙龈乳头指数、红色美学指数和白色美学指数评分.结果:52例患者种植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在根管预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8例(208颗)因牙髓炎、根尖炎、外伤需做根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直接使用根管挫预备根管,观察组用EDTA加根管挫预备,比较两组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及疼痛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疼痛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EDTA用于根管预备可减少疼痛发生、减轻疼痛程度和缩短疼痛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