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女性婴幼儿卵巢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导致卵巢坏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昆明市儿童医院2018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间,57例女性婴幼儿卵巢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以下简称为卵巢嵌顿疝)并行手术的患儿,分析患儿的年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术中有无卵巢扭转,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纳入57例女性婴幼儿,中位年龄46 d,最小年龄19 d,最大年龄2岁5月。57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均证实为卵巢嵌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CRP、卵巢扭转与卵巢坏死有关(P <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卵巢扭转是术中卵巢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390,95% CI:1.056-1.829,P = 0.019)。  结论  卵巢扭转是婴幼儿卵巢嵌顿性腹股沟疝发生卵巢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13本大耳兔胆管电灼损伤致瘢痕狭窄模型,用于胆管瘢痕狭窄防治的研究.方法3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分别施行假手术和电灼损伤胆管,术后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及生存率,术前及术后30d行肝功能检测,MRI影像学、大体形态学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胆管狭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30d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肝功能检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和大体解剖均发现损伤处形成狭窄,狭窄以上胆管扩张,病理观察证实损伤处有纤维化增生改变.结论日本大耳兔胆管电灼损伤致瘢痕狭窄模型可用于胆管瘢痕狭窄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1岁,因反复腹胀8月余入院。患儿腹胀进行性加重,曾于当地医院保守治疗无好转,伴呕吐、低热(体温37℃~38℃),无咳嗽、腹泻、血便等,遂来昆明市儿童医院就诊,门诊以“腹胀原因待查”收住院。询问病史发现,患儿母亲有肺结核病史,已口服抗结核药近10个月。患儿母亲从发病到诊断肺结核期间有2周行母乳喂养,诊断明确后改人工喂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电灼损伤胆管致胆管瘢痕狭窄动物模型,观察大网膜脂肪组织对胆管瘢痕狭窄的作用.方法 25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A、B、C3组,胆管电灼损伤处未用大网膜包裹A组、大网膜包裹B组及假手术C组,术后30 d通过观察胆管瘢痕大体形态和HE染色光镜下大网膜脂肪对胆管瘢痕狭窄的作用.结果 AB2组胆管在大体形态上均可见损伤处形成狭窄,狭窄以上胆管扩张,而C组胆管无改变;AB2组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均见胆管壁增厚,胶原纤维明显增生,纤维排列紊乱,其中B组还可见数个脂肪细胞进入致密的胆管瘢痕胶原纤维组织中并被其包绕,且脂肪组织和胆管瘢痕组织能很好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结论 大网膜脂肪组织对胆管瘢痕狭窄有融合、封堵的作用,为大网膜脂肪组织防治胆管瘢痕狭窄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8例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前接受减黄治疗16例,加行空肠造瘘术18例;术后病检胰头癌8例,胆总管下段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2例,壶腹周围癌10例,慢性胰腺炎5例,胆总管下段腺瘤2例,十二指肠管状腺瘤1例;术后胰漏3例,腹腔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3例,胃瘫4例,术口裂开1例;统计学分析提示消化道重建方式与并发症的发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空肠造瘘可缩短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P〈0.05);合并糖尿病者术后胃瘫高发(P〈0.05).结论围手术期的完善处理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至关重要;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别.附加空肠造瘘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胃瘫.  相似文献   
6.
沈需  邹浩  张小文  纳钊  王滔  魏东 《云南医药》2011,(2):138-141
目的探讨树大网膜前脂肪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优化其诱导分化的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的方法对树大网膜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待其传至第三代时,用含0.5mmoL/L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10μmol/L胰岛素、0.2mmoL/L吲哚美辛、1μmoL/L地塞米松的高糖DMEM诱导配方对树大网膜前脂肪细胞进行成脂诱导,14d后见到细胞内聚集脂滴,对其进行油红O染色。结果树大网膜脂肪细胞在体外成功培养,细胞形态良好,呈梭形。诱导后的脂肪细胞第3d出现少数出现小脂滴,14d左右,大部分细胞胞质中出现圆而大的脂滴。结论树大网膜脂肪组织可在体外进行培养,稳定传代并能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人大网膜脂肪问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IIlesechymalSteITIcells,ADSCs)的原代培养及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方法.方法术中取人大网膜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经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CD44、CD34、CD90和CD45分子、MTTr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取P3细胞以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胰岛素、地塞米松及吲哚美辛诱导该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油红O脂肪染色法进行脂肪细胞鉴定.结果培养卅的细胞形态均-呈梭形或漩涡状生长,经流式细胞仪鉴定为ADSCs,细胞生长曲线表明P3细胞增值旺盛,用分化培养基诱导后,细胞形态由梭形变为圆形,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内聚集脂肪颗粒,油红0染色鉴定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结论该方法能培养出形态均一的人大网膜ADSCs,经诱导后可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8.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过度增生是良性胆管瘢痕狭窄形成的主要原因[1];前期研究发现Fb在良性胆管瘢痕病变中可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并能表达凋亡相关因子如Sur-vivin、BCL-2、BAX等,以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如VEGF等[2];而正常组织的成纤维细胞未见表达。另有研究报道不同组织来源的Fb生物学行为有所不同[3],分离培养人良性胆管瘢痕来源的Fb将对该病变的研究提供有利条件。本研究通过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人良性胆管瘢痕Fb,并鉴定证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肝总管-空肠改良Warren吻合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的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7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62例;月龄2~163个月,中位月龄31个月;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改良W...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