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和内皮素 (endothelin ,ET)含量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 6 8例不同时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NO和ET含量 ,并配有 4 8例正常对照组。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NO含量的均数低于对照组 ,而 2 4h组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时期血清中ET含量均大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NO和ET含量的动态变化说明NO和ET是脑出血后病理生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睡前服用肠溶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ASA)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9月-2008年3月1~2级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ASAⅠ组60例,ASAⅡ组60例.对照组通过合理膳食、减轻体质量、运动以及保持健康心态基础上常规口服拜新同30 mg,1次/d.ASAⅠ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早晨给予0.1 g拜阿司匹林顿服.ASAⅡ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睡前顿服0.1 g拜阿司匹林,疗程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血压的下降及血压变异性情况.结果 ASAⅡ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降幅和血压变异性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前口服ASA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具有协同效应及改善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疾病(CADASIL)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方法 对1例CADASIL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和皮肤活检,综合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患者表现为脑卒中发作,先兆性偏头痛。影像学特点为多发皮质下梗死灶,侧脑室旁白质多发斑点状异常信号,外囊、前颞区和胼胝体为特征性受累部位。基因检测为Notch3基因第4号外显子上c.400T>G突变。皮肤活检可见颗粒样嗜锇物质(GOM)沉积。结论 CADASIL临床表现主要为缺血性卒中、认知障碍、偏头痛及精神症状。MRI特征性改变是颞极白质T2的异常高信号。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徐州市肿瘤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使用阿替普酶+血塞通治疗,观察组(51例)使用阿替普酶+丁苯酞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纪艾玲 《江苏医药》2004,30(8):635-635
作报道56例偏头痛患头痛发作间期的TCD及NO的检测结果,并以45例正常人为对照,以期探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早期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均≥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配合药物(氟西汀)并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单纯药物(氟西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4和8周分别对患者行HAMD-17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评分。结果治疗后2、4和8周治疗组患者HAMD-17和S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早期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中毒职业病科及神经内科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8例职业性慢性锰中毒及4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IPD)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检查及左旋多巴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锥体外系神经受损症状、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相似;平均发病年龄、运动状态、肌张力增高状况、症状/体征对称性、MRI特征、左旋多巴胺类药物替代疗效等有明显不同。提示临床医师应对职业性锰中毒与IPD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提高两种疾病诊断的正确率,早期治疗及干预,改善神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梗死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脑梗死伴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脑保护剂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每次10 mg,bid,口服,同时每隔3~5 d给予1次心理干预。2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分别为(40.07±3.02)和(52.07±6.94)分,SDS评分分别为(40.03±3.38)和(51.48±7.22)分,NIHSS评分分别为(6.04±1.51)和(8.92±4.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梗死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徐州医院神经外科2018-02—2021-02收治的25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例资料和数字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布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256例患者有狭窄病变600支,407支为颅内动脉狭窄,占67.83%;193例为颅外动脉狭窄,占32.17%。前循环和后循环分别为412支和188支,分别占68.67%和31.33%;107支血管累及大脑中动脉,占17.83%,为最常见累及血管。重度狭窄患者C反应蛋白(2.45±0.48)ng/L,白细胞介素-6水平(268.96±37.12)pg/L,中度狭窄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2.36±0.54)mg/L和(252.55±43.72)pg/L;轻度狭窄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2.21±0.32)mg/L和(244.78±40.32)pg/L,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狭窄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独立危险因素;颅外动脉狭窄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