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探讨大型综合医院检验医学专业实习生的带教方法,实习生通过一年临床检验科学习,可获得检验“标准化”、“临床化”及初步的医学研究技能,成为既精通标准操作又具有良好临床服务意识的合格检验人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肾功能指标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确诊的T2DM患者122例,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组(n=21)和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组(n=101),检测其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和肾功能指标[尿素(UREA)、肌酐(Cr)、尿微量清蛋白(尿m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22例老年T2DM患者检出至少有1种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阳性者共21例,阳性率为17.21%。其中检出单项抗体GAD-Ab阳性14例(11.47%)、ICA阳性10例(8.19%)、IAA阳性1例(0.82%),检出2种抗体阳性患者4例(3.27%),未检出3种抗体均为阳性的患者。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组其hs-CRP、UREA、Cr水平高于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CP、2hCP、HbA1c、尿mALB、尿β2-MG水平与胰岛自身免疫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的慢性炎症反应和胰岛自身抗体的出现与胰岛细胞功能的损伤密切相关;了解患者胰岛自身免疫抗体、炎症和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对老年T2DM患者及其并发症的监测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琼脂糖凝胶片电泳用于地中海贫血筛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124例疑似地贫(小细胞低色素或红细胞脆性〈63%)的标本,进行血红蛋白琼脂糖凝胶片电泳,对α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HbA2〈2.5%或出现异常血红蛋白快带(HbH、HbBart's)]或者β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HbA2〉3.5%或HbF〉3.2%)的标本,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 124例中α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60例,占48.4%,基因检测确诊51例,符合率85%,Χ2检验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β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36例,占29.0%,基因检测确诊30例,符合率83.3%,Χ2检验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红蛋白琼脂糖凝胶片电泳用于地中海贫血筛查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次入院脑血栓形成患者于血栓发生前的炎症指标与血栓分子标记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88名首次入院且入院后3天内发生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血栓发生前抽血检测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总数(WBC)、嗜中性粒细胞分类百分比(Nper)、嗜中性粒细胞计数(N)和血栓分子标记物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VWF 因子(VWF)。同一时间同一患者用EDTA抗凝管和柠檬酸钠管按要求采取静脉血各2ml并立即测定各项指标,CRP用微量全血法测定,WBC、Nper和N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测定,DD、ATⅢ、VWF用贝克曼ACL TOP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器检测。结果:(1)DD与CRP(r=0.237,p=0.027)有相关性,与WBC, Nper,N无相关性。(2)ATⅢ与CRP, WBC, Nper, N无相关性(3)VWF与CRP(r=0.487,p=0.008), WBC(r=0.251,p=0.017), Nper(r=0.239,p=0.025), N(r=0.260,p=0.012)有相关性。结论:脑血栓形成患者炎症指标与血栓分子标记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脑血栓形成患者于血栓发生前可能存在炎症与血栓形成间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脊液miRNA-22用于早期诊断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及其治疗效果预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自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2例脑膜炎患儿和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同期收治的44例脑膜炎患儿,根据确诊病因类型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组(n=64)、病毒性脑膜炎组(n=44)、结核性脑膜炎组(n=18)。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脑脊液miRNA-22拷贝数差异。常规标准治疗下将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治疗效果情况分为满意(28例)、一般(19例)、欠佳(17例),比较不同治疗效果下在入院时、治疗后第1、3、5天时脑脊液miRNA-22水平差异以评价其水平、变化趋势以及与疾病治疗效果的关系。 结果相较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结核性脑膜炎组,细菌性脑膜炎组治疗前miRNA-22的拷贝数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脑膜炎组经过治疗后,脑脊液miRNA-22的水平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入院时脑脊液miRNA-2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疗效越差患儿入院时miRNA的水平更高;治疗效果满意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miRNA-22拷贝数明显较疗效一般和欠佳的患儿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miRNA-22拷贝数的水平对早期区分脑膜炎病原菌的类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的miRNA-22拷贝数明显升高,且miRNA-22拷贝数与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预期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基因型与红细胞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315例成年α地贫基因携带者,根据其缺失α基因个数分3组,缺失1个基因者为 A 组;缺失2个基因者为 B 组;缺失3个基因者为 C 组。选取中国人群最常见的4种β-地贫基因突变型的基因携带者165例,分为 CD41-42组,IVS2nt654组,-28组,CD17组,及αβ复合型地贫组,选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各组红细胞(RBC)参数,采用方差分析及 SNK 检验比较上述各组间红细胞参数的差异。结果α基因缺失个数与 RBC 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呈正相关(r =0.872,0.561;P<0.05);与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呈负相关(r =-0.708,-0.901,-0.826,-0.735,P <0.05)。β地贫基因型及αβ复合型地贫统计学分析比较显示,RBC 、MCHC 、RDW-CV 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 Hb 、MCV 、MCH 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地贫的贫血程度与缺失α珠蛋白基因的个数密切相关。而对于中国人群最常见的4种β-地贫基因突变来说,所引起的血液学表型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