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组合异种骨(RHB)骨形成蛋白(BMD)与去除抗原特性后的异种松质骨的复合物,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一个新成果。既具有BMP的高度诱导成骨作用,又具有松质骨的支架作用,十分便于临床使用、填充骨缺损。作者等应用RHB治疗16例骨缺损及骨不连,证实它是一种高效的成骨诱导物质,诱导生骨作用肯定,无明显副作用,临床使用方便,较自体骨移植愈合时间快,避免了取自体髂骨的痛苦。作者等认为,本生物制品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去卵巢大鼠腰椎松质骨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质表达与细胞定位及骨代谢水平变化。方法:④实验于2000-10/2002-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研究所实验室完成。采用4月龄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卵巢切除组10只和假手术组10只。②麻醉后,去卵巢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仅行开腹术。③16周后取大鼠腰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腰椎松质骨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用M550型计算机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进行分析。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④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大鼠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椎体松质骨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主要分布在骨小梁周围成骨细胞、骨髓未分化细胞及骨小梁基质中。②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去卵巢组大鼠椎体松质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染色阳性细胞灰度值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5)。(3)去卵巢组大鼠术后16周血清钙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血清磷水平与对照组接近。结论:(1)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形态及骨代谢水平表现为高转换性骨代谢特征。②去卵巢后骨转换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能是偶联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重要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3.
肩胛骨前后均为肌肉包绕 ,骨折较少见 ,约占全身骨折的 0 .2 %左右 ,多数骨折移位不大 ,保守治疗可达治疗目的。对于肩胛盂严重粉碎骨折仍需手术治疗。我们对 4例肩胛盂粉碎性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 ,年龄 2 0~ 35岁 ,平均 2 8岁。 2例为车祸直接撞击伤 ,1例为煤块坠落直接砸伤 ,1例从高处坠落伤致肩胛盂粉碎性骨折、肩胛盂碎骨声翻转移位、肩关节脱位。 4例患者均行X检查及CT扫描 ,明确诊断 ,了解骨折类型2 手术方法①俯卧位 ,患肩前方垫一扁枕。②肩胛骨“L”形入路 ,由肩峰沿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患者采用AO分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随访6个月-3年。优9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果满意。结论:三踝骨折的关键是恢复踝关节的正常结构。以期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1980年Letournel将髋臼骨折分为十种类型,其中爆裂性骨折最为复杂,如何认识及处理好这些损伤重,而显露复位固定较困难的病例,结合30例的治疗情况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0例,女10例,年龄15~60岁,平均36岁。车祸20例,砸伤7例,坠落伤3例。均伴有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以及同侧或/和对侧耻骨上支或/和下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3例,肺挫裂伤2例,颅脑损伤6例,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症5例,股静脉血栓形成1例。髋部软组织挫伤2例。25例在伤后3周内手术治疗;3例严重脑外伤和2例手术区软组织挫伤行骨牵引治疗。 1.2 手术治疗 ①摄Judet3个角度的X线片及部分CT检查,了解髋臼爆裂骨块移位及股骨头脱位情况。入院后常规骨牵引,减轻股骨头压力和骨块部分复位。手术以伤后7天左右最佳,勿超过3周。②手术指征:骨块移位>3mm;合并股骨头脱位,特别是假性脱位;关节腔内有游离骨块;手术区无软组织挫伤;后壁骨缺损>30%无严重骨质疏松,无其它严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院使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62例。其中12例出现程度不同的内固定并发症,其中需再次手术矫治的6例。现将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如下: 12例中,加压钢板折断3例,为青壮年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活动,有跌倒或受猛烈撞击等外伤史,经再次手术治愈;螺钉拔出,骨折畸形2例,这2例使用的螺钉为半沉头型,螺纹浅,在骨中拉力小,故易于拔出致骨折成角畸形,成角约30°,再次手术治愈;钢板折弯2例,为使用北京产加压钢板的患者,这种钢板材质较软,钢板又薄,因而强度差、抗剪力作用差,致钢板折弯、骨折成角畸形,1例成角30°,再次手术矫正,另1例成角15°,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患者,男,14岁,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8个月,加重伴右下肢疼痛3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专科情况:腰椎前突畸形,活动受限,腰5骶1椎间隙压痛,腰5骶1椎间隙左侧压痛、叩击痛及左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左下肢30°( ),加强试验( ),右下肢70°( )。左脚拇背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方法(1)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2)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结果90例患儿,治疗优良率达92.3%。结论行石膏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许多手术治疗方法 ,最常用的是Salter和Chiari截骨术。Salter’s手术为截断骨盆的髂骨部分 ,使骨盆远端以耻骨联合为轴位进行有限度旋转来改变髋臼的方向 ;而Chiari手术为截骨远端内移来增加股骨头覆盖。但对于大龄儿童 (大于 8岁 )先天性髋脱位 ,由于髋臼发育极差 ,股骨头上移距离大 ,用Salter’s和Chiari截骨术难以奏效[1] 。我们采用髋臼周围不全旋转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严重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 6例 ,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例 ,女 4例 ;左侧髋脱位 5例 ,右侧髋脱位 1例。…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移位骨折多用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近年来我院治疗12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68例,女55例.年龄2~12岁,平均5.5岁.左侧74例,右侧49例.坠落伤94例、跌伤21例、扭伤4例、复合伤4例、伸直型96例、屈曲型24例、粉碎型3例.均为新鲜骨折,全部在电视X光机下行手法复位,前后石膏托固定.住院治疗41例,门诊治疗8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