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12例肺大泡患者,ASA:Ⅰ~Ⅲ级,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术前监测IBP、HR、ECG、SpO2、PETCO2、Paw。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240min,单肺通气时间60~180min。术中IBP、HR、SpO2、PETCO2、Paw均正常。术毕顺利苏醒拔管,无苏醒延迟、复张性肺水肿及其他麻醉并发症。结论:良好的麻醉前准备,准确定位双腔气管导管,加强单肺通气的呼吸管理及防止低氧血症是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程珺 《淮海医药》2013,31(4):360-362
肾性贫血是尿毒症的重要临床表现,也是患者心血管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各种意外原因及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失血更加剧了患者的贫血,因此减少血液透析中失血的发生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2]。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由于血小板的凝聚和粘附功能差,有出血倾向。血透过程由于过度肝素化、血小板及补体被激活而导致的血小板一过性减少、凝血和纤溶因子的消耗,致使血透患者的出血倾向加重,甚至可招致大出血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纤连蛋白(FN)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SPG)mRNA在高转移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和低转移细胞系ACC,的表达,探讨其与腺样囊性癌转移的关系。方法:获取培养第2、4、6、8天的ACC:和ACCM mRNA样本,合成cDNA,用实时RT—PCR测定FN和HSPG的量。结果:培养第2、4、6、8天ACCM FNmRNA的值为0.14、0.25、1.50、1.65,而ACC,的值为0.03、0.06、0.09、0.18。HSPG mRNA在ACCM第2、4、6、8天的值分别为0.35、0.32、0.41、0.65,而ACC,为0.07、0.10、0.29、0.75。ACCM细胞的FN和HSPG mRNA表达明显高于ACC2。结论:ACCM的FN和HSPG mRNA高表达与肿瘤转移表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朱静  程珺 《淮海医药》2012,30(3):264-264
药品使用是护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的药用是保证患者尽快回复健康的前提保证。据美国医学会的报告,美国医院中药品的错用或差错是美国医院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平均有7.0%的住院患者出现药物副作用。JCALO(全美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在2004、2005和2006年都将提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63例曾经X线造影和超声显象检查后明确病理诊断的涎腺肿块进行对照分析。重点比较X线造影与超声显象在诊断价值上的优缺点,讨论了两项检查方法互相补充综合诊断的价值。结果:超声显象的诊断符合率为79%,X线造影为84%。两者综合诊断符合率提高到94%。  相似文献   
6.
EB病毒感染与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损恶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与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损恶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针对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RNA(EBER-1)的寡核苷酸探针对2例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损灶性恶变、14例恶性淋巴上皮病损(MLEL)、4例良性淋巴上皮病损(BLEL)、4例非特异性慢性涎腺炎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原位杂交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EBV BamHI-W片段检测。结果 2例良性淋巴上皮病损灶性恶变形态学上良性区域或恶性区域,EBER-1及EBV BamHI-W片段均为阳性,14例MLEL的癌细胞核均可见EBER-1强阳性信号,其中12例EBV BamHI-W片段阳性,4例BLEL及4例非特异性慢性涎腺炎均为阴性。结论 少数恶性淋巴上皮病损可能在BLEL基础上发生,EB病毒感染与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损癌变发生可能有密切关系,EBV感染可发生在BLEL癌变形态学改变之前。  相似文献   
7.
阮志群  程珺 《淮海医药》2013,31(5):472-474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的前提与基础,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成熟的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安全的血液通路,一个好的动静脉内瘘既要保证充足的血流量和透析效果,又要能长期使用,使尿毒症患者得以有效透析而长期存活[1]。目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辅导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40例Ⅰ-Ⅱ级的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臂丛神经阻滞前10分钟开始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计量0.6ug/kg,10min注完),B组不用任何药物。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A组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ug/kg/h)至手术结束。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Ramsay评分),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SPO2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镇静评分显著高于B组,PAP和HR均低于B组,SPO2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时,在麻醉开始前静脉泵注负荷剂量0.6ug/kg,继以小剂量0.2ug/kg/h维持,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可有效地抑制心血管反应,且无呼吸抑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归纳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以及预后质量。方法取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分析对象,取60例为观察组,另随机取同期在本院诊疗的非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纳入研究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预后情况。结果诱发老年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病因为胆源性因素,此类患者可出现各种并发症,有极高的致死率;观察组患者在复发、死亡、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并无典型临床症状,具有极高的威胁性,对此类患者需要早期确诊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全面保障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细胞外基质成分与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特殊病理学结构的形成和侵袭等生物学表型关系密切。本研究观察来源于人腺样囊性癌的细胞株ACC2合成细胞外基质成分Ⅰ、Ⅱ型胶原蛋白的过程,并探讨其与ACC囊腔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蛋白质的动态合成过程,并以RT—PCR法检测相应mRNA的表达。结果 ACC2有Ⅰ型胶原mRNA表达,免疫荧光观察到Ⅰ型胶原合成和分泌的动态过程。同时在基因和蛋白水平ACC2都无Ⅱ型胶原的合成。结论 Ⅰ型胶原是ACC基质的重要成分,与其囊腔形成关系密切。Ⅱ型胶原不参与囊腔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