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应用于前哨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照组采用亚甲蓝染料标记追踪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比较两组患者SLN检出数目、成功率、真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两组SLNs检出数目、成功率、真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应用于前哨淋巴结活检,具有定位准确、灵敏性高等优势,能较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状态,但存在较为轻微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旋切活检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34例乳腺可疑病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活检,观察组行真空辅助旋切活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取样成功率、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取样成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有效性均达到10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空辅助旋切活检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乳腺可疑病灶取样,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具有耗时短、创伤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研究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158例的检测结果,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亚甲蓝染色法SLNB术,观察并统计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和位置、术前化疗情况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情况。分析亚甲蓝染色法SLNB术对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影响乳腺癌SLN检出的危险因素。结果亚甲蓝染色法SLNB术检测乳腺癌SLN的准确度为94.94%,敏感度为94.38%,特异度为95.65%,肿瘤大小>5 cm及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的SLN检出率均显著少于肿瘤大小≤5 cm及未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者(P<0.05)。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均为乳腺癌SLN检出的危险因素。结论亚甲蓝染色法应用于SLNB术中,检测价值较高,但临床亦应关注乳腺癌SLN检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对34例急慢性菌痢病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治疗,全部病例均经6次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处方配制:白头翁、黄芩、当归各20g,黄连、枳壳各15g,白芍25g,甘草10g,蒲公英、地丁、败酱草各30g。其中黄芩用酒炒后再用水浸泡,以增加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我国广东省野外采集的15种蚊虫雌蚊尾器进行形态和分类学观察并探讨其分类学意义。方法 自雌蚊腹部剪下腹节最后两节,经KOH浸泡过夜后,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加拿大树胶封片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上述15种蚊虫形态分类学特征不同。结论 利用雌蚊尾器区分蚊虫种类是一种有效的分类学手段,在蚊虫调查研究中有分类学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科于1995年7月6日收治1例20cm×20cm骶尾部Ⅱ度褥疮的病人.经过我们精心护理,病人于46d后褥疮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亚甲蓝染色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亚甲蓝染色法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之后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前哨淋巴结进行病理冰冻切片,在术后对前哨淋巴结和非前哨淋巴结进行HE染色病理对照。结果前哨淋巴结检出成功率为95%(57/60),57例前哨淋巴结进行病理冰冻切片,其中33例为阳性,24例为阴性。前哨淋巴结进行HE染色病理对照,35例为阳性,22例为阴性。以HE染色病理为金标准,前哨淋巴结对腋窝淋巴结预测的成功率为95%(57/60),准确度为96.49%(33±22/57),灵敏度为94.29%(33/35),假阴性率5.71%(2/35)。结论亚甲蓝染色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灵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ednocrinetherapy,ET)在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继发性耐药。即使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receptor,PR)均为阳性,也只有70%左右的患者治疗有效。即约有30%的受体阳性患者存在内分泌治疗原发耐药,并且几乎所有初治有效的患者在应用ET药物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治疗无效,即继发耐药。有关ET治疗耐药机制及逆转的研究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