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通过计算机优化治疗计划系统 (treatmentplansystem ,TPS)和微真空角膜接触眼球固定器 ,应用颅脑X 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  8例年龄 2~ 7岁 ,单眼发病。 3例患眼已丧失视力 ,经B超、CT眼底检查 ,肿瘤已侵及巩膜外 ,确诊为外生型视网膜母细胞瘤 ,其余 5例为内生型视网膜母细胞瘤 ,其中 1例眼内肿瘤约 2 .0cm× 1 .5cm位于右眼鼻侧 ,右眼尚残存一定视力 ,4例眼内肿瘤较大 ,充满整个玻璃体。1 .2 设备 SL75 5 6MVX线直线加速器用于X 刀治疗 ,…  相似文献   
2.
CASPc第二代光敏物质脉络膜黑色素瘤数字血管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ASPc光敏物质数字血管造影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浓聚的动态变化,以寻找最佳光动力治疗时间。方法:Topcon ImageNet H1024成像系统和Topcon TRC-50-VT眼底照相机连接,使用CASPc特制的光滤器(吸收峰在580nm,发射峰695nm)于兔耳静脉注射CASPc5mg/kg进行CASPc数字血管造影成像。12只带瘤动物在注射CASPc后1、24、48、72h分别成像。8只动物与血管造影成像同一时间眼球摘除行荧光显微镜检查。将二组结果进行光敏物质肿瘤最大浓聚比较。结果:数字血管造影成像显示最大荧光发生在注射后48h。荧光光度结果也证明最大光敏物质浓聚在注射后48h。结论:本研究提示,CASPc血管造影成像是决定光动力治疗最佳时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2年3月~2005年4月,我院采用放疗联合化疗的方法治疗晚期鼻咽癌6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收治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126例,其中男88例,女38例;年龄23~66岁,平均55.5岁。病理示低分化111例,未分化15例;临床分期Ⅲ期57例,Ⅳ期69例;T1、T2、T3、T4期分别为5、5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控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局部复发或转移,降低其死亡率,尽可能保留患眼视力,对8例本病患儿采用颅脑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中单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例,分次治疗6例。术后随访8-15个月,6例肿瘤均消失,2例单次治疗患儿6个月肿瘤复发,除发生不同程度视网膜剥离外,未见其它并发症。认为颅脑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5.
晚期胰腺癌立体定向放射配合健择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健择化疗相结合,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13例晚期胰隙癌健择1000mg/m^2,28d为1周期,在第l,8,15天给药,治疗2周期。化疗第2天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分割剂量5~7GY.每周3次,分5~8次完成,DT40~48Gy。结果:13例随诊1年以上,症状减轻。6个月CT检查.CR2例,PR8例,NC2例.PD1例。中位生存期12个月。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健择化疗相结合,对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放射治疗计划中不同人体组织深度剂量沉积特点。方法 在Eclipse计划系统中建立20 cm×20 cm×20 cm水模体,然后在水模体中心轴处,深度3cm下建立含不同人体替代组织的模体结构,并赋予组织密度值和CT值,射野10 cm×10 cm,使用6 MV X射线SSD=100 cm照射,提取射野中心轴深度剂量曲线数据与水模体中深度剂量曲线比较。结果 当给予6MV X射线照射时,含空气和肺组织模体均在组织和水材料下交界后出现二次剂量建成,且剂量值下降大大慢于单纯水模体;含骨骼肌和脂肪组织模体中的深度剂量线和单纯水模体相比相差较小,其中含骨骼肌模体中深度剂量线基本与水模体中相同,而含脂肪模体中数值略高于水模体的;含骨组织、铝模体和水材料的上交界后出现二次剂量建成现象,而和水材料下交界后剂量快速下降;含各种组织的模体在达到一定深度后剂量曲线均趋于平行。结论 当射线由低密度物质进入高密度物质后会产生二次剂量建成效应,且密度差异越大建成效应越明显;当射线由高密度物质进入低密度物质后,深度吸收剂量快速降低,且密度差越大降低速度越快。这种深度剂量特性对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烯紫杉醇免疫脂质体对结肠癌细胞的靶向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免疫脂质化的多烯紫杉醇对LoVo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制备偶联CEA抗体的多烯紫杉醇脂质体,测定抗体活性及细胞结合率,分析其对LoVo细胞体外放射增敏作用。结果多烯紫杉醇免疫脂质体平均粒径为:(213.0±17.4)nm、包封率为97.6%、较多烯紫杉醇脂质体处理的LoVo细胞荧光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偶联抗CEA单抗的免疫活性无明显改变;2nmol/L和100nmol/L多烯紫杉醇免疫脂质体均可提高LoVo细胞放射敏感性。SER_(D0)分别为1.70、1.78,而2nmol/L多烯紫杉醇脂质体对其放射敏感性的的影响不明显。SER_(D0)为1.02。结论多烯紫杉醇免疫脂质体可特异的与LoVo细胞结合并具有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VEGF与胃癌分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6例胃癌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其中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胃癌患者(P<0.001)。出现转移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者。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不仅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其预后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同时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毒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同时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75例,化疗第1~5天,替加氟800mg/d、顺铂20mg/d,21d为1周期;同时进行常规分割放疗60~70Gy。治疗后4周评价疗效,进行病灶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t检验,随访并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生存率。结果完全缓解14.7%,总有效率64%,治疗前后可测量双径的病灶分别为(10.53±2.87)cm2和(4.69±1.25)cm2(P=0.012),只能测量单径的病灶分别为(7.86±2.01)cm和(3.83±1.08)cm,(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级治疗毒性主要为恶心、呕吐(21.3%)和放射性食管炎(8%),无4级及以上治疗毒性。1年生存率61.3%,2年生存率30.7%。结论同时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患者能够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机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均发现同步放化疗可有效提高无法手术切除的Ⅲ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是同前的标准治疗模式[1],而多西紫杉醇联合同步放疗是目前比较推崇的肺癌综合治疗方案[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