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脑出血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原因的分析,认为:中枢性发热,吸收热,脱水热,再出血热是主要原因;物理降温(冰帽降温、酒精擦浴和冰水灌肠,电动降温仪),人工冬眠降温疗法是处理非感染性发热的常用的最有效方法,正确的中,西药降温是重要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术前访视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56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于术前1d及术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同时测量其血压、心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全切术患者存在负性心理,有效的术前访视有助于减少甚至解除手术引起的焦虑,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的部位、来源层次、大小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的各个环节如何影响STER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镜中心行STER治疗的31例上消化道SMT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31例上消化道SMTs中,29例(93.5%)完成肿瘤切除,失败的2例均为胃部肿瘤。完成切除的29例患者食管与胃黏膜下肿瘤隧道建立时间分别为(13.76±9.70) min、(32.00±27.35) min, P=0.045;黏膜层与固有肌层SMTs的肿瘤切除时间分别为(17.50±9.06) min、(36.24±15.68) min, P=0.004;肿瘤最大径<2.0 cm与≥2.0 cm的SMTs切除时间分别为(25.78±12.13) min、(39.73±19.23) min, P=0.023。31例STER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出现并发症共6例(19.4%),均为胃部肿瘤,肿瘤均来源于固有肌层。结论 上消化道SMTs的部位、来源层次及肿瘤大小可影响STER的不同手术阶段耗用时间,亦是影响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心理支持对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血浆皮质醇及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心理支持对不同心理状态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血浆皮质醇及血糖的影响,将48例不同心理状态的肿瘤病人分为A组(开朗型)、B组(恐惧、紧张、焦虑型)、C组(忧虑型)各16例,于围手术期以同样方法给予心理个时间段测血浆皮质醇及血糖值。结果:T1时B组显著增高,与A、C组比较,均P<0.05;T2、T3时3组间差异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时3组均降至正常范围,提示心理支持对不同心理状态处于应激状态的肿瘤病人均有良好的稳定性情作用,尤其对恐惧、紧张、焦虑型病人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表浅胃食管交界腺癌(AEG)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浸润深度之间的关系,评估表浅AEG的内镜分型对预测浸润深度的意义。方法 分析2008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57例表浅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与浸润深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48~76岁,平均(63.0±6.8)岁;男49例,女8例。肿瘤直径为3.0~40.0 mm,平均(16.6±10.1) mm。黏膜内癌28例,黏膜下癌29例。两组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型、Siewert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直径( P=0.02)和内镜分型( 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镜分型为黏膜下层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41),凹陷型表浅AEG发生黏膜下层浸润的风险是隆起型或平坦型的3.244倍(95%可信区间1.050~10.023)。结论 表浅AEG的内镜分型对浸润深度的判断有一定意义。对于内镜分型以凹陷为主型的表浅AEG,特别是0-Ⅲ型,多有黏膜下层的浸润,其发生淋巴结转移风险高,不建议行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曲昔派特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曲昔派特(100mg/次,tid,餐后服用),对照组用迪乐(110mg/次,qid,餐前及睡前服用),2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1周评估2组临床症状及内镜下胃黏膜病变改善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0.0%,高于对照组(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内镜下黏膜病变缓解率为75.0%,与对照组(6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昔派特对缓解慢性胃炎主要临床症状的疗效优于迪乐。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常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治疗食管大面积黏膜病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初步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15日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或ESTD的早期食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初步预测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50例患者纳入研究,成功实施53次手术,其中ESD组6例,ESTD组47例,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9±6.8)岁,平均手术时间(83.57±32.33) min,平均剥离面积(14.82±3.18) cm2,平均剥离速度为(17.67±3.12) mm2/ min。整块切除率为94.34%,治愈性切除率为84.90% 。术中出血1例,穿孔1例。术后有45例(84.9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发热,13例(24.53%)患者发生食管狭窄,手术时间〔比值比(OR)为1.040,95%可信区间(CI)为1.007~1.075)及病变环周程度(OR为9.972,95%CI为1.221~81.416)与其发生相关。8例(15.09%)患者有术后切缘残留,病变面积(OR为1.145,95%CI为1.013~1.294)是影响其发生的唯一危险因素。结论 ESD及ESTD治疗早期食管病变安全、有效,整块切除率高,出血、穿孔等发生率低,但其治疗大面积食管病变时,易发生食管狭窄、切缘残留等严重并发症,需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中年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切除目前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切口范围大、出血量多,这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而且关系到患者的手术预后。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开皮肤前,沿切口皮下注射0.0003%~0.0005%盐酸肾上腺素止  相似文献   
9.
秦金玉  胡维林  尹小兵  邓元河  刘黎  徐云   《四川医学》2021,42(4):328-332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中节段性二次退镜对全结肠、不同肠段息肉检出率(polyp detection rate,PDR)和漏诊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1000例患者,随机分为节段性二次退镜及常规退镜两组,收集两组的检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病例为955例,PDR为32.46%,两组PDR为[(31.73%VS. 33.19%),P=0.630],两组在各肠段PD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结肠息肉病例平均检出息肉数为[(3.04±3.64 VS. 2.06±1.97),P=0.004];右半结肠为[(1.37±0.85 VS. 1.51±1.97),P=0.350];横结肠为[(1.50±0.84VS. 1.64±1.06),P=0.478];左半结肠为[(3.25±3.83 VS. 1.77±1.23),P=0.000]。两组全结肠漏诊率分别为[(12.59%VS.18.28%),P=0.026];右半结肠为[(8.22%VS. 20.31%),P=0.037];横结肠为[(9.33%VS. 10.71%),P=0.773];左半结肠为[(14.34%VS. 20.02%),P=0.047];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30%VS. 1.89%),P>0.05]。结论节段二次退镜及常规退镜的PDR相似,二次退镜可降低肠道息肉的漏诊率,选择节段性二次退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曲昔派特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将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1例,治疗用曲昔派特(100mg/次,tid,餐后服用)加模拟雷尼替丁安慰剂(1粒/次,bid,早餐前及睡前服用);对照组,60例,治疗用雷尼替丁(150mg/次,bid,早餐前及睡前服用)加模拟曲昔派特安慰剂(1片/次,tid,餐后服用)。治疗8周后评估2组主要临床症状、内镜下溃疡愈合率、胃液分析及血清胃泌素结果。[结果]试验组、对照组主要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8.5%、93.3%,内镜下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6.9%、9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胃酸分泌值、血清胃泌素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P0.01),而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昔派特在不影响胃酸分泌的情况下对胃溃疡的疗效可达到与雷尼替丁相当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