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小儿麻疹误诊原因。方法对15例小儿麻疹误诊病例的发病年龄、季节、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误诊为荨麻疹1例,风疹1例,鹅口疮2例,药疹2例,急性肠炎4例,肺炎5例。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是本组小儿麻疹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 C)浓度在评估病毒性脑炎患儿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价值。方法:9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病例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又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病例组分成肾功能正常组、代偿组、失代偿组和衰竭及终末期组。检测各组血清Cyst C、尿素氮(BUN)、肌酐(Cr)浓度。结果:①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BUN、Cr及Cyst C均显著增高(P0.05),在其余各病例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Cyst C与BUN、Cr呈显著正相关,与GF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Cyst C是一种比BUN和Cr更好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检测血清Cyst C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肾脏功能的监测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儿脑脊液(CSF)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9例VE患儿进行CSF常规及生化检测,观察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不同预后VE患儿CSF改变的特点。结果①VE患儿CSF异常率为74%,主要表现为压力、蛋白及白细胞数的增高,其中脑压增高42%,蛋白增高32%,细胞数增高48%,葡萄糖、氯化物未见异常。②重症VE患儿CSF压力及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患儿(P均<0.01)。③无效患儿CSF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治愈及好转患儿(P均<0.01)。结论 CSF检测对VE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药敷剂敷脐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敷剂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的患儿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炎琥宁5~10 mg/(kg.d)静滴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敷剂敷脐治疗。结果治疗组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而退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89%,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显效率为66%,对照组为40.7%,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中药敷剂敷脐佐治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肌酸激酶同工酶≥48 IU/L的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215例。对可能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有无发热、脱水程度、有无酸中毒、有无电解质紊乱、腹泻次数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达到显著水平的高危因素为年龄及有无酸中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年龄≤1岁是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高危因素。结论年龄≤1岁是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高危因素,年龄越小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在注意脱水、酸中毒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无心肌损害,特别是小于1岁的患儿,及时给予保护营养心肌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秦伟玲  黄章琼  阮毅燕 《广西医学》2007,29(11):1800-1800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血管炎.病因不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性的实验检测指标,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早期误诊率高.我院2001年5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45例川崎病,误诊17例,误诊率为37.8%,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秦伟玲  阮毅燕  黄章琼 《广西医学》2009,31(8):1166-1167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盐酸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吸氧、镇静、静脉补液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5mg/kg、盐酸氨溴索7.5mg/kg,分别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2次/d,连用7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盐酸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联合膀胱训练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PNE)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采用前瞻性实验研究方法,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儿科遗尿专科门诊就诊的100例PN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DDAVP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应用DDAVP口服治疗的同时进行膀胱训练,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比较2组疗效。疗程结束随访3个月,比较2组远期、近期复发率。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近期复发率为22.9%,远期复发率为5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近期复发率为11.9%,远期复发率为28.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Z=-1.972,P=0.049),2组近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2,P=0.201),观察组远期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249,P=0.022)。结论DDAVP联合膀胱训练治疗PNE疗效显著,且能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麻疹误诊原因.方法 对15例小儿麻疹误诊病例的发病年龄、季节、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误诊为荨麻疹1例,风疹1例,鹅口疮2例,药疹2例,急性肠炎4例,肺炎5例.结论 临床表现不典型是本组小儿麻疹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