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与血清肌钙蛋白I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血清肌钙蛋白I(T/nl),以探讨该类病人TnI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0例老年人无症主岂血患者TnI及CK-MB,与急性心梗塞(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对照组比较,并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将心肌缺血程度与TnI作相关分析。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组、UAP及A TnI均明显对照组(P〈0.005及P〈0.001)但前二者无明显差异(P〉0.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常二者合并存在.本文通过对30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步记录24h动态心电图(DCG)及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析血压、心率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aeruginosa,Pa)是条件致病菌,也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有逐年增多趋势。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出现了多重耐药的Pa(multi-drug re-sistant P.aeruginosa)甚至对常规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的全耐药Pa(pan-resistant p.aeruginosa,PRPa),故对此所引起的各种院内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2003年7月—2006年7月我科收住Pa感染14例,其中PRPa(细菌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API鉴定系统和手工法;药敏试验采用K-B法,其操作及结果判断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颁布的规则进行[1])3例(21.43%),死亡1例(非感染性病因),故如何有效治疗PRPA,减少病死率至关重要。以下为笔者在临床中治疗3例PRPA后的体会。1临床资料例1:男,86岁。诊断:重症肺炎、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遗症、重度痴呆。住院230 d期间反复气管插管、出入ICU,87次痰培养均提示Pa菌生长,其中53次全耐药,11次舒普深敏感。例2:男,79岁。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脑梗死后遗症、帕金森氏综合征晚期。因肠梗阻行...  相似文献   
4.
5.
由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不良预后 ,无症状性心力衰竭 (SHF)已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旨在探讨SHF患者心律失常 (CA)及其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 32例均为住院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患者。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5 9 4± 1 0 8岁 ,均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 ,但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示左室射血分数 (LVEF) <45 %和 /或舒张早期和晚期充血速度比值 (E/A) <1。其中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者 1 1例 ,左室收缩功能合并舒张功能障碍者 2 1例。根据有无左心室腔增大 (内径男 >5 5cm ,女 >5 0c…  相似文献   
6.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 )时 ,心肌的炎症性损伤使心脏特有的肌钙蛋白Ⅰ (cTnⅠ )释放入血。cTnⅠ可作为心肌损伤的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本文分析检测心肌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TnⅠ的动态变化 ,旨在探讨其对心肌炎诊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 3例心肌炎均为我院 1997年 12月至2 0 0 0年 1月的住院病人 ,均符合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拟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13例 ,女 10例 ,年龄 16~ 80岁 ,平均 33 4岁 ,病程 :3~ 35d。正常对照组 2 5例 ,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18~ 70岁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健康老年人相比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对38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及40名健康老年对照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肠易激综合征患者CD4+、CD4+/CD8+比例,NK均低于健康对照者,CD8+则高于健康对照者。结论: 与健康老年人相比,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提示肠易激综合征与免疫异常、免疫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各种不典型表现和临床转诊过程的回顾,探讨临床医师如何提高对这一凶险的心血管病急症的警惕性。方法回顾2001年7月至2006年3月我院和院外主动脉夹层动脉瘤32例临床表现和转归。结果早期诊断20例,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9例,猝死6例,院内死亡和自动出院9例。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易误诊,临床医师应充分认识该病的特征,及早诊断,迅速治疗,以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9.
心电图PV_1终末电势PTFV_1是指心电图V_1导联P波的终末电势,其诊断左房负荷过重的价值已有报告。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前后PTFV_1的动态变化则报道不多。本文通过对40例CHF患者治疗前后PTFV_1的观察,分析其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0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1月于2005年6月1日入院。入院前1月开始出现反复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每次发作持续2min,无放射痛,多在活动时出现,休息时自行缓解,无明显心悸、手抖、出汗等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拟诊“冠心病、心绞痛”,经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钙、倍他乐克等治疗,效果不佳而转入本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