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岱山海岛居民近年来胃黏膜病变的病理类型和发病特点。方法收集浙江省岱山县人民医院6年内23114例胃黏膜活检资料进行分析,对21254例慢性胃炎和486例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肠上皮生化程度以及胃癌的病理类型进行对比。结果慢性胃炎的发病男女比例为1∶1,浅表性胃炎4820例、黏膜慢性炎伴肠化11570例、萎缩性胃炎4736例。胃炎高发年龄组依次是41~60岁组大于21~40岁组大于61~80岁组大于0~20岁组。胃癌486例,男与女之比为基本为3∶1;41~60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结论海岛居民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型呈高发状态,男性胃癌比女性胃癌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早期胃癌的胃镜特征和病理特征,以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0年经胃镜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128例早期胃癌患者肉眼分型以Ⅱc型居多,其次是Ⅲ型;病变发生部位构成依次是胃窦、胃体、胃角、贲门;病理分型以低分化腺癌多见,其次是印戒细胞癌。76例黏膜内癌中2例(2.6%)发生淋巴结转移,52例黏膜下癌中14例(26.9%)发生淋巴结转移。54例低分化腺癌中11例(20.4%)发生淋巴结转移,27例印戒细胞癌中4例(14.8%)发生淋巴结转移,4例黏液腺癌中1例(1/4)发生淋巴结转移,余高、中分化腺癌中均未见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2cm的49例中12例(24.5%)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2cm的79例中4例(5.1%)发生淋巴结转移。癌周边呈低度及高度异型增生42例(32.8%),周边黏膜萎缩伴肠化40例(31.2%);行Hp检测86例呈阳性,感染率为67.2%。结论早期胃癌临床表现隐匿,无特异性,要重视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病理相结合的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67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s)患者(病例组)及39例非GISTs患者(对照组)的肿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比较GISTs患者DOG1蛋白和CD117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DOG1蛋白在GIST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OG1蛋白和CD117蛋白在病例组及DOG1蛋白在对照组的表达情况,分析DOG1蛋白和CD117蛋白表达与GIST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中3例患者DOG1蛋白呈弱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69%(3/39);病例组中64例患者DOG1蛋白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95.52%(64/67),两组DOG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029,P<0.01)。GISTs患者DOG1蛋白阳性表达率(95.52%)高于CD117蛋白阳性表达率(92.54%,62/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17,P>0.05);在CD117蛋白表达阴性的5例患者中,DOG1蛋白均呈阳性表达。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及危险度的GISTs患者DOG1蛋白及CD117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OG1蛋白是一种新的较敏感和特异的GISTs标记物,在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与CD117蛋白联合应用可起到有效的互补作用,可提高GISTs的诊断率,且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