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3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型骨折的CT扫描价值. 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988年至2001年骨科7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16例.年龄19岁~73岁,平均49岁.全部患者均摄取普通X线片,然后依据X线片提示的骨折部位作CT扫描,采用估算法重建图像,应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部分病例进行矢状面重组.结果:70例受检者中受损椎体87个,C5损伤1例,T12~L1损伤1例,L1~2损伤1例,其他均为单椎体损伤.按Denis[1]三柱理论,63例病例为爆裂骨折,累及二柱和二柱以上,7例为椎体单纯压缩型骨折,1例伴有严重的脱位.结论:CT在显示椎体骨折尤其是脊柱后结构损伤方面优于X线平片,对判定脊柱稳定程度及损伤有否手术指征帮助最大.当X线摄片之后考虑为爆裂性骨折时,应抓紧作CT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术前中型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在评估术后胃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于我院行胃癌根治术(D2)患者344例做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31例(67.2%),女性113例(32.8%),平均年龄67.6岁(24岁-83岁),远端胃大部切除203例,近端胃大部切除45例,全胃切除76例,全胃加联合脏器切除患者20例。收集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LNR),以LNR=3为临界点将患者分为高LNR组和低LNR组,术后定期随访,将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高LNR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较低LHN组差(51%vs 74%,P〈0.001),无病生存率也有明显差异(67%vs 85%,P〈0.001),肿瘤浸润超过肌层,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化差患者NLR较高(P〈0.001),影响预后的相关临床病例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化差是影响预后的高风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高NLR是影响术后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68-2.174,P〈0.001)。结论:术前NLR可能会成为预测胃癌术后复发的简便的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30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接收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则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33%,同对照组的90%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疼痛评分未见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疼痛评分,同时也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高分辨CT对肺部磨玻璃结节(GGN)及早期肺癌的筛查。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胸部CT检查的GGN及早期肺癌患者总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CT检查和高分辨CT检查,综合分析CT检查在GGN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高分辨CT检查的检出率为95.00%(76/80),常规CT检查的检出率为77.50%(6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分辨CT检查的肺癌肿瘤征像显示情况优于常规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分辨CT检查的结节检查结果优于常规CT检查,能够有效反应患者的患病情况。结论采用高分辨CT检查的检验效率高于常规的CT检查,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患者肺部肿瘤的征象问题,使患者能够早日接受治疗。本次研究表明,胸部高分辨CT检查在GGN筛查以及早期肺癌的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全面落实使用,提升该部分患者的综合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在进行肾脏MSCT扫描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随机对46例疑似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23例患者采用浓度为300 mgI/mL的对比剂,记为对比组,剩下23例患者采用浓度为400 mgI/mL的对比剂,记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肾脏MSCT扫描,对比不同时间下,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MSCT强化值。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400 mgI/mL的对比剂进行MSCT扫描后,各项数据的增强效果均要高于对比组(P 0.05)。结论针对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在进行肾脏MSCT扫描后,高浓度的碘对比剂的效果要优于标准浓度的碘对比剂,在临床医学中,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加大碘对比剂的浓度,增强其在扫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X线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检查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80例患者均给予X线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和确诊胫骨骨折类型。结果 X线检查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的可疑骨折检测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的确诊率低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且误诊率高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与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的后柱骨折、内柱骨折、外柱骨折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平扫联合三维重建可以全方位显示患者胫骨平台骨折情况,避免了X线检查的影响因素,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诊疗方案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脊柱爆裂型骨折的CT扫描价值。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1988年至 2 0 0 1年骨科 7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 5 4例 ,女性 16例。年龄 19岁~ 73岁 ,平均 4 9岁。全部患者均摄取普通X线片 ,然后依据X线片提示的骨折部位作CT扫描 ,采用估算法重建图像 ,应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 ,部分病例进行矢状面重组。结果 :70例受检者中受损椎体 87个 ,C5损伤 1例 ,T12 ~L1损伤 1例 ,L1~ 2 损伤 1例 ,其他均为单椎体损伤。按Denis[1]三柱理论 ,6 3例病例为爆裂骨折 ,累及二柱和二柱以上 ,7例为椎体单纯压缩型骨折 ,1例伴有严重的脱位。结论 :CT在显示椎体骨折尤其是脊柱后结构损伤方面优于X线平片 ,对判定脊柱稳定程度及损伤有否手术指征帮助最大。当X线摄片之后考虑为爆裂性骨折时 ,应抓紧作CT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原发性癌(PLC)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行TACE治疗的92例PLC患者,在TACE术前后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肝内病灶密度、强化方式、边界及大小变化,探讨CT检查对术后疗效评估的价值。 结果 在73例肿块型PLC患者,Ⅰ型碘油沉积22例(30.1%),Ⅱ型40例(54.7%),Ⅲ型8例(10.9%),Ⅳ型3例(4.1%),在19例结节型PLC患者,Ⅰ型碘油沉积14例(73.6%),Ⅱ型4例(21.0%),Ⅲ型1例(5.2%);肿块型PLC患者TACE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5%(69/73),结节型为94.7%(18/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T检查能有效评估PLC患者TACE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确切的影像学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