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危人群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探讨了慢支史与肺癌发生的联系。结果显示:慢支史与肺癌的发生有联系,相对危险度2.0左右;慢支史暴露的病因分值约50%,说明慢支致肺癌的病因作用不容忽视;分析没有发现慢支史与粉尘、砷、氡子体暴露及吸烟间有相乘的交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清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随访1年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确诊的A C S患者共23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41例(U A 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94例(A M I组),另选择同期入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国大陆地区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病毒(HCV)发病人群分布特点、时空聚集性及变化趋势,为预防和控制HCV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 HCV发病病例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的2008-2013年的数据。空间扫描单位为全国2886个区(县),时间扫描单位为月,时间跨度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时空Kulldorff扫描统计量,用SaTScanTM9.1软件完成分析;地图绘制和结果可视化展示由ArcGIS 10.1软件实现。结果描述分析显示,HCV发病有随时间上升趋势和季节趋势,每年3月为报告发病高峰;HCV发病病例多发生在≥30岁人群,构成比占到60%以上;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1.16~1.35;发病多以农民为主,占全部发病人群的近40%。SaTScan分析显示,HCV发病有时空聚集性,从时间维度看,聚集时间依聚集区类别不同,全年有聚集现象;从空间维度看,HCV发病多聚集在我国中部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华南地区。从变化趋势分析,1类聚集区域始终位于中部地区,只在2011年扩大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2类聚集区亦比较稳定,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区。3类聚集区总处于我国东北地区,但2013年范围有所缩小。4、5类聚集区位于华南地区,且范围有逐年扩大的趋势。结论中国大陆地区HCV发病有随时间上升趋势,每年3月为报告发病高峰;进一步时空分析发现HCV发病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聚集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卫生行政部门预防丙肝发病、引导卫生资源合理储备和分配以及制定HCV发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旨在探讨全国手足口病“三间分布”(人群、时间、空间)的流行规律,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的可视化展示技术,对2008-2011年全国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人群研究表明,病例绝大多数发生于5岁以下年龄段,占所有患者的89.5%;2008-2011年男性人群的手足口病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人群(均有P<0.001);发病人群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基于时间研究表明,手足口病发病率前3年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011年开始下降,发病时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基于空间分布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发病强度不同,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发病高发大多数集中在发达地区,总体态势是从北方向南部(特别是沿海地区)、东部向西部扩散的趋势,而西南地区仍处于较低的发病水平.结论 中国大陆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年龄、性别和人群分布特征,因此,做好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国产头孢呋辛钠治疗泌尿道细菌感染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治疗泌尿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头孢呋辛钠试验组20例,西力欣对照组10例,两组的给药方法均为1.5g/次,3次/ d,疗程7~14天。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均为9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24%与88.89%,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52%与10%,两组结果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孢呋辛钠为治疗中、重度泌尿道细菌感染的安全而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15例穿孔阑尾炎术后近期并发症再开腹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近期并发症再开腹手术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回顾花垣县人民医院收治15例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再开腹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痊愈。结论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再开腹的原因可避免。  相似文献   
7.
石成  莫生明 《中外医疗》2011,30(18):63-6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我院43例ACST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手术治疗,痊愈42例,死亡1例。结论 ACST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朱斌  石成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235-236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肠的手术技巧和方法。方法回顾笔者2001年至2010年所经治的85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的临床病例。结果 8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5例术后切口液化或感染,经局部换药和二期缝合治愈;1例2年后再发肠梗阻保守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正确掌握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技巧和方法有助于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分析近4年来254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临床资料。253例LC获得成功,1例因肌肉松弛效果不满意中转全麻插管完成手术。未发生胆管损伤及术后并发症。提示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HBeAg阳性或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和肝硬化(LC)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分析152例CHB患者和53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结果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结果 CHB患者和LC患者在年龄方面存在差异(P〈0.05);HBeAg阳性的LC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ALT升高例数、AST升高例数均高于HBeAg阴性的L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阳性CHB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高于HBeAg阴性的CH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HB患者和LC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变化与HBeAg变化呈正相关性(γ=0.9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