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1.
视神经炎是指视神经任何部位发炎的总称,是眼科常见疾病,春季发病率高,女性多于男性,双眼同时受累或先后发病,临床上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视神经炎分为球内和球后两种,前者指视盘炎,后者系球后视神经炎。我科于2009‐02—2013‐08收治56例(56眼)视神经炎患者,应用更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30例(30眼)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雷米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时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悬雍垂、鄂咽成形术或鄂咽成形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30~5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20):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和雷米芬太尼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麻醉诱导完成后,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4~8 mg/(kg·h),B组吸入0.5%~1%异氟醚,两组持续静脉输注雷米芬太尼0.2~0.3 g/(kg·min)。记录患者诱导前即刻(T1)、诱导完成后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以及手术开始20 min时(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呛咳、躁动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T4时A组BP和HR显著降低(P0.01),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A组剧烈呛咳和躁动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更适合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低密度脂蛋白(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性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发病3d以内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100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LPA、LDL测定.分为无斑块组、硬斑块组和软斑块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5例为对照组.结果 L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CAS斑块总检出率及软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软斑块组LPA水平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LDL值相对稳定.结论 脑梗死患者LP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关系密切;血浆LPA的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预警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血脂与脑出血的相关性,为脑出血患者的血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7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脂含量。结果脑出血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含量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与脑出血密切相关,血脂水平升高越明显(尤其TG、LDL-C),再出血、破入脑室的可能性越大。血脂水平过高、过低都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在脑出血的发病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颈动脉、下肢动脉超声探讨FIB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70例对照组观察,凝血酶法测定血FIB含量;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下肢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下肢动脉粥样斑块.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FIB、颈动脉、下肢动脉IMT和粥样斑块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高水平的血FIB(3.0 gL)与易损斑块相关,颈动脉IMT与患者收缩压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下肢动脉IMT与血糖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FIB作为炎性指标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血FIB水平可作为再梗死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 1998年始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 6例面肌痉挛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面肌痉挛 6例 ,双侧 1例。男 1例 ,女 5例。年龄 3 2~ 66岁 ,病程 1~ 5年 ,均为药物、针炙等治疗未能控制者 ,头颅CT 4例 ,MRI 1例 ,均未见异常。由专人负责注射 ,注射前预先交待可能发生副作用 ,患者家属签字 ,注射后 1周、2周、1个月复诊一次 ,后每月复诊或电话联系一次 ,记录病情变化。1 2 药物与方法 使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A型肉毒毒素 ,每支含毒素 40u ,用 1 6ml生理盐水稀释。采用多点肌肉注射法。眼脸注射点 :距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房颤并发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房颤并发脑栓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稳定血压、控制血糖、降血脂,有脑水肿者予以20%甘露醇脱水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1次/12h,疗程10d;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静脉点滴血栓通、胞二磷胆碱等常规药物治疗,15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无脑出血、再梗死及出血性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房颤病发脑栓塞疗效确切,应用方便,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自1894年由BinSWangrr首先报告8例以来,尤其是叶问世后,对本病的报告例数逐渐增多。本文对临床资料完整的19例BD报告如下。1!简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例,年龄57-74岁,平均65.4岁。17例有长期高血压病史。16例以急性脑梗塞发病,3例呈慢性起病。1.2临床表现智能障碍匕例(78.95%),语言不清6例(31.58%),偏瘫和单瘫14例(73.68%),肌张力增高9例(47.37%),病理征阳性10例(52.cd%),假性球麻痹3例(15.对见),尿失禁3例(15.79%)。1.3gy检查表现为脑白质基本对称的斑片状低密度影:脑室旁13例,额…  相似文献   
10.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PP)的临床特点。方法 38例TP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TPP一经确诊,应尽快纠正低血糖状态,防止症情进一步恶化。结论中青年男性出现肢体软瘫,常规作甲状腺功能测定。凡有呼吸肌麻痹在急查血钾和心电图结果未回报前,疑似本病者慎用高渗葡萄糖或含胰岛素的能量合剂,尽早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