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霍金斯 (Hawkins)征在诊断距骨颈垂直骨折致距骨体缺血性坏死的价值 ,以及移位程度与缺血性坏死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对 5 6例距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判断有无Hawkins征 ,确定距骨颈骨折Hawkins征分型及 3种类型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结果  2 4例缺血性坏死患者Hawkins征呈阴性 ,32例无缺血性坏死者呈阳性 ,三类骨折中移位较重的缺血性坏死发生率较高 (P <0 .0 1)。结论 Hawkins征在诊断距骨颈骨折致体部缺血性坏死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骨折移位程度是影响缺血性坏死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CVRNA的检测对诊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评价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 ,采用RT -PCR法对 96例慢性丙肝患者进行了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HCVRNA的检测。结果血清HCVRNA( +) 40例 ,PBMC中HCVRNA( +) 32例 ,其中 16例为血清HCVRNA( -)。 40例慢性丙肝患者进行了抗病毒治疗 ,治疗后有 8例患者血清及PBMC中HCVRNA半年内未检出。认为PBMC中病毒序列的检测可能增加检测到HCV感染的机会 ,同时检测血清及PBMC中HCVRNA有助于预测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析因分析观察缺碘(ID)和吸烟(SI)对育龄妇女甲状腺和卵巢功能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ID和SI双因素使血液中游离甲状腺素(FT4)和雌二醇(E2)含量明显降低,FT3、促甲状腺素(TSH)和甲状腺球蛋白(TG)含量明显增高(P均<0.01),SI亦有类似作用。提示:缺碘者吸烟会干扰女性卵细胞发育,对受孕和胚胎缺碘会造成潜在影响,对她们进行碘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正常腰椎间隙及腰椎比值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临床腰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客观标准的依据。方法收集200份腰椎正侧位X片,测量相邻两个椎体前、后缘中点连线的数值作为腰椎间隙的宽度,5个腰椎间隙自上而下依次用S1-S5表示;在侧位片中,测量第三腰椎椎体中心高径和前缘高径,计算出中心高径(D1)与前缘高径(D2)之比作为腰椎的比值(P)。结果通过对腰椎间隙进行精确的测量,5个腰椎自上而下S1-S5均数逐渐增大,S3与S4均数的差别无显著性,S1的均数又显著变小;第三腰椎中心高径(D1)和前缘高径(D2)的比值为81%左右。结论 X线正常腰椎间隙测量对诊断各种腰椎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第三腰椎中心高径与前缘高径之比若低于80%表示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伤肢熏洗方治疗跟腱断裂术后踝关节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跟腱断裂术后患者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康复治疗后期,观察组给予伤肢熏洗方,对照组给予空气波压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肿胀程度和消肿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第3d、6d、9d消肿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2.52±0.96天短于对照组3.91±1.43天,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肢熏洗方治疗跟腱断裂术后踝关节肿胀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贵州省普安县A群流行性脑脊髓炎(流脑)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引起暴发的原因,为今后流脑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黔西南近年来流脑流行情况,对疫区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流脑疫情共报告流脑确诊病例3例,其中实验室诊断1例,临床确诊2列,无死亡病例,罹患率为5.70‰;其中1例病例检出A群脑膜炎奈瑟氏球菌,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该起疫情为A群流脑暴发流行。结论流脑疫苗的接种率偏低,适龄儿童未得到疫苗保护是造成该起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之一;流动、留守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不到位,缺乏相关疫苗的免疫保护是引起本起疫情的原因之一。提高辖区儿童A群流脑等相关疫苗的接种率,特别关注流动、留守儿童的预防接种服务工作;加强流脑监测工作和对各级传染病报告管理及诊疗能力的培训是今后流脑防控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8.
抗菌素应用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应用抗菌素存在许多误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抗生素=抗菌素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杀灭、抑制其它微生物作用的活性物质,包括抗细菌抗生素、抗病毒抗生素、抗寄生虫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等。抗菌素是指抗细菌的抗生素,只针对细菌而言,二者是大范围与小范围的关系,不能等同起来,通常大家所指的抗生素,绝大多数是抗菌素。2抗菌素=消炎药消炎药和抗菌素是不同的两类药物,抗菌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来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细菌,是杀灭或抑制细菌。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斯匹…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在肺结核病人督导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是长期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是倍受世界关注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对传染源成功的治疗管理离不开健康教育。因此,对化疗中的病人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规律治疗、减少产生耐药菌、提高治愈和发现率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1健康教育对肺结核病人的作用1.1健康教育是影响治愈肺结核的重要因素肺结核病人在确诊后往往因家庭、社会和心理因素影响,思想负担重。年轻患者得病后怕别人知道自己得了传染病,被人另眼相看,怕同事朋友远离自己,怕传染给家人,担心自己的学业、前途、工作、恋爱、婚姻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贵州省贞丰县C群流行性脑脊髓炎(流脑)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引起暴发的原因,为今后流脑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黔西南近年来流脑流行情况,对疫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流脑疫情共报告流脑患者6例,其中实验室诊断4例,临床确诊2列,无死亡病例,罹患率为1.82‰。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该起疫情为C群流脑暴发流行,是黔西南首次报告C群流脑疫情。结论大年龄儿童未能得到相应疫苗保护是本次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调查处置迟缓且防控措施未及时的完全落实到位是后续流脑病例及至本次暴发的主要原因。提高15岁以下适龄儿童A+C流脑疫苗接种率;及时采取病源主动搜索、周围密切接触者的应急性服药及相关疫苗的应急接种等各项防控措施,并将相关措施贯彻落实到位,使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并可避免次生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