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熄风通络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为模型,观察高、中、低剂量熄风通络方对其的影响,并以疏风活络片做阳性对照,观察大鼠踝关节表面温度、关节炎症积分及关节通透性;并测定注射Ⅱ型胶原前后耳厚度,观察其对迟发性超敏反应的作用.结果:熄风通络方可明显降低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表面温度,减少炎症积分,改善关节通透性,对迟发性超敏反应有抑制作用.结论:熄风通络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红花酸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韵  盛亮  钱之玉  陈真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4):2115-2118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ig酒精10周,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同时给予西红花酸(50 mg·kg-1,ig,qd)进行预防治疗,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和肝脏三酰甘油(TG)水平,肝脏中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速率,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β-氧化速度,苯胺羟化酶(ANH),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等生化指标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西红花酸能够降低血清ALT和TG水平,升高脂肪酸线粒体Bβ-氧化能力,降低肝脏TG和FFA水平,此外西红花酸还可使微粒体ANH活性降低,使胞浆中AI)H和ALDH活性升高,但对VLDL分泌速率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没有影响.结论:西红花酸对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与加速肝脏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减轻肝脏脂肪堆积,加速乙醇和乙醛的清除,调控酒精代谢过程,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CT血管造影(CFA)51例资料,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及20例符合Pitt等描述典型影像学征像的股骨颈疝窝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男17例,女4例;年龄30-85岁,平均53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和CT检查,其中13例行MRI检查。结果:21例发现股骨颈疝窝病灶29个,累及右侧9例,左侧8例,双侧4例,病灶均位于股骨头基底部或股骨颈前外侧皮质下,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最大直径约16mm,X线表现为透亮区或硬化环,CT表现为骨质缺损区,密度因成分不同而呈软组织密度、脂肪密度或混杂密度,边缘伴有薄层清晰硬化缘,临近骨皮质见局限性裂隙样缺损与骨质缺损灶相通,MRI信号不定,多数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较有特异性,CT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基本可以确诊,X线及MRI检查具有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是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来完成的,针对受众不同的年龄、工作性质、行为习惯及健康水平,正确地选用传播方式会使健康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就几年来的实际工作情况,探讨一下铁路系统健康教育传播方式的选择与应用。一、站、段、厂的职工健康教育保护铁路...  相似文献   
6.
卵巢甲状腺肿CT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卵巢甲状腺肿(SO)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CT资料,将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①所有的肿瘤均位于单侧,CT平扫表现为境界清晰的不规则肿块,呈囊实性混杂密度(6例,54.5%)或多发纯囊性密度影(5例,45.5%).②囊性部分为边界清晰、多发大小不等的囊腔,均有完整囊壁,内壁光整,7例(63.6%)病灶内可见高密度囊,CT值范围为72.3~113.5 HU,实性部分为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分布于囊腔之间,增强扫描囊性部分无强化,囊壁可见无或中重度强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③8例(72.7%)病灶实性部分和(或)囊壁内可见斑点状钙化.④3例(27.3%)病灶合并成熟性畸胎瘤,并出现脂肪等密度影.⑤3例(27.3%)病灶合并大量腹水及胸水.结论卵巢甲状腺肿CT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CT诊断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腮腺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中应用基于多序列MRI的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5月30日于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共97例,其中良性肿瘤64例,恶性肿瘤33例,提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图像。通过ITK-SNAP软件分割感兴趣区域(ROI),使用3D-slicer软件的PyRadiomics插件在T1加权对比增强成像序列(T1Wce)、T2加权序列(T2WI)及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构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中提取120个影像特征,使用Lasso回归进行特征降维,最后使用筛选的影像特征构建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然后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患者T1Wce、T2WI和ADC序列以及3个序列联合构建4个影像组学模型用于腮腺肿瘤良恶性诊断,AUC分别为T1Wce模型0.752,T2WI...  相似文献   
8.
介入放射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介入化疗和栓塞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79例失去手术机会的大肠癌(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和碘化油经肝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CR PR81%(64/79)1、2、3年生存率分别占73.49%、48.1%和20.2%。结论 采用介入放射化疗栓塞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离子化-串联质谱联用(LC-APCI-MS/MS)法测定大鼠尿液和胆汁中的BAP-TA-AM浓度.方法尿液和胆汁样品经乙腈沉淀去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LC-APCI-MS/MS分析.色谱柱Zorbax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含0.5%乙酸和75%甲醇的水溶液;流速1mI/min.大气压化学离子化(APCI)离子源,以选择离子反应检测(SRM)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765.15→647.25(BAPTA-AM)和m/z 419.10→343.05(内标,尼莫地平).结果尿液和胆汁中BAPTA-AM在0.25~50nr/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大于90%,定量下限为0.25ng/mL,批内与批间RSD均小于10%.结论建立的LC-APCI-MS/MS法符合生物样本测定要求,可用于大鼠静脉给予BAPTA-AM脂质体后,大鼠尿液和胆汁中BAPTA-AM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