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徐某某,女,18岁,腰痛1月余,加重伴左下肢疼痛2天,于2007年4月20日就诊,患者腰痛,左小腿外侧疼痛,咳嗽时加重,行走50m左右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2.
"冲气上逆证"是冲脉之气上逆引起的一类病症,在临床较为常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一些关于本证的散在记载,此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挥,尤其是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详细论证了"冲气上逆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使"冲气上逆证"理论趋于完善.但是其治疗仅限于药物,并未涉及针灸治疗.考虑到本证属于冲脉为病,因此,笔者近年来在临床采用经络辨证的思路,选取公孙、气冲等穴位,运用针灸来治疗本病,收到了显著的疗效.本文就冲气上逆证的病因、病机、辨证、针灸治疗等方面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和探讨,祈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3.
赵文明  白罡 《北京中医》2012,(7):505-506
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切除腺样体的方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中医保守方法治疗,既能改善患儿的症状,又能保留其腺体功能,使患儿平稳度过腺样体肥大阶段。应用针灸方法,以曲池透臂臑为主穴,根据儿童的体形选用合适的针具,并配伍列缺、太冲、丰隆等穴位,以达到调畅经脉、宣通气血、化痰散结的作用,从而使患儿腺样体减小甚至萎缩,有效缓解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药、手法、电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颈椎旋提手法联合中药及电针灸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颈椎枕颌吊带牵引,口服腺苷钴胺片及维生素B1片,理疗综合疗法。分别于治疗前、连续治疗3周后、治疗后第3个月采用“北医三院颈椎脊髓功能状态评定法”对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效果评定。分别于治疗前、连续治疗3周后行影像学及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对颈椎的曲度、角度位移、水平位移、椎管失状径、突出物失状径及椎管失状径/突出物失状径比值进行前后对比。结果两组连续治疗3周后脊髓功能状态评定评分[治疗组:(50.20±8.28)分,对照组:(44.06±9.15)分]与治疗前[治疗组:(21.06±9.48)分,对照组:(24.70±8.05)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治疗后第3个月随访脊髓功能状态评定评分[治疗组:(51.13±8.38)分,对照组:(43.20±11.65)分]与连续治疗3周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连续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第3个月随访组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有效率(93.3%)和对照组有效率(8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影像学观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中医综合治疗效果肯定,影像学及体感诱发电位指标评估中医综合疗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