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线粒体nad1和细胞核ITS1序列, 对从云南省玉溪地区一女性片形吸虫病患者体内取出的2条片形吸虫成虫进行虫种鉴定, 获知寄生于人体的片形吸虫种类.方法 片形吸虫标本保存于75%乙醇溶液, 提取全基因组DNA, PCR扩增线粒体基因NADH脱氢酶亚基1 (nad1) 和细胞核r DNA的第一内转录间隔区 (ITS1) 序列, 正反引物双向测序.所测序列与Gen Bank中Fasciola属相关同源序列组成DNA数据集, 进行ITS1单倍型分析和构建nad1的NJ系统发育树.结果测得片形吸虫标本的ITS1和nad1序列长度分别是422 bp和542bp.2条片形吸虫标本的nad1序列完全一致, 属于F.gigantica (Fg型) .但是ITS1单倍型不一致, 标本YXGD01在该基因中属于F.gigantica (Fg型) , 标本YXGD02属于F.hepatica (Fh型) .基于nad1 DNA数据集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 明显分为F.gigantica和F.hepatica 2个类群.结论 基于线粒体nad1和细胞核ITS1序列, 从云南省玉溪地区一片形吸虫病患者体内取出的2条片形吸虫属于不同类型, 标本YXGD01鉴定为F.gigantica, 标本YXGD02可能是F.gigantica与F.hepatica杂交生成的中间型个体, 但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1 诊断 ①陈旧性宫颈裂伤、盆腔阴道瘘(阴道穿裂)伴感染;②宫颈癌ⅢA期? 2 诊断依据 2.1 患者28岁,G4P3,孕足月在家顺产后9月,不规则阴道流血流液2月人院.产后母乳喂养,恶露1月净.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流液,轻度异味,颜色时而鲜红,时而呈淡黄色,无粪便样物质流出;偶伴下腹胀痛及针刺样痛,与阴道流血流液无明显关系,持续近1月,经当地卫生院止血药物、中药,县医院诊断性刮宫及门诊预防感染、对症等多项治疗,阴道流血流液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6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8例(63.33%),导管扩张症6例(10%),囊性增生症9例(15.0%),乳腺癌7例(11.67)。结论: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与导管造影相结合,对明确乳头溢液的原因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司法鉴定在羊水栓塞医疗纠纷案件中的效力。方法在百度和Google中输入"羊水栓塞,医疗纠纷,医闹"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将羊水栓塞医疗纠纷案件认真阅读后摘录、编号并列表统计分析。结果①羊水栓塞医疗纠纷案件共78起,网上发表时间为1986年10月25日至2009年3月18日,其构成比随年度增长而增加。②35.90%案件使用诱发或加强宫缩措施,其中42.86%案件使用两种以上方法、两次以上使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及肌内注射。③78.20%案件提及孕产妇结局,孕产妇病死率88.52%。④50.00%案件经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35.90%构成医疗事故。⑤10.26%案件经过司法鉴定,100%责任界定在医方。⑥46.15%案件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医疗纠纷,83.33%案件患方起诉,70.00%案件法院判决医方或卫生局以各式各样的名义赔偿或补偿患方损失;赔偿金在7000元至52万元不等;判决追究医方刑事责任3起,责任人5人,判处有期徒刑1~8年。⑦运用法律文件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结论司法鉴定100%对患方有利,100%判决医方有罪。切实提高产科医疗护理质量,加强产科病历质量管理,是减少或杜绝羊水栓塞医疗纠纷的有效错施。  相似文献   
5.
1 诊断 绒毛膜癌Ⅰ期 2 诊断依据 患者,69岁,绝经25年,因"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明显增多1月"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反复少量阴道流血,予抗感染、止血治疗.1月前阴道流血量明显增多,多于以往月经量,伴血块.以绝经后阴道流血,行分段诊断性刮宫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女性间质瘤与妇科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2例间质瘤误诊为妇科肿瘤病历资料,并复习文献资料.结果 33篇文献资料共报道误诊病例61例,与本文2例合计63例,其中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51例,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 12例.①临床特征:两者均以发现腹、盆腔包块居首,均有腹痛,腹胀、腹部饱满不适等症状;妇科检查:GIST盆腔包块18/18,位置较高2/18;EGIST盆腔包块3/7,阴道后壁包块2/7;②辅助检查:2例GIST、4例EGIST CA125升高,均恶性.仅2/47GIST多次B超定位不同,提示包块可能来源于肠道;5/15 GIST CT检查提示包块来源于肠道可能;③间质瘤主要来源、转移部位及合并症:GIST:小肠36/51,转移附件/子宫5/51,合并妇科肿瘤6/51.EGIST:腹腔内4/12,卵巢3/12.④病理检查与免疫组化:GIST:高度恶性35/51.EGIST:高度恶性4/12;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1/12.两者阳性表达前三项为CD117、CD34、Vimentin.结论 女性间质瘤特别是低位、肿瘤较大者,具有很大移动性,恶性EGIST与妇科肿瘤特征相似.建议妇科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完善检查,必要时多次B超联合CT等检查,提高术前诊断率;术后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