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路经颞叶颞叶皮质显微外科清除血肿的手术方法,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大骨瓣开颅减压以及采用经颞叶皮质入路以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26例,总结其手术方法,比较其入路与其他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探讨手术技巧。结果 126例患者中完全清除血肿90例、大部分清除血肿15例,再出血5例、存活105例、死亡21例。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分级,手术后随访3个月,105例生存者预后达I级者6例,Ⅱ级43例,Ⅲ级18例,Ⅳ级26例,Ⅴ级13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止血可靠,安全有效。手术脑组织损伤小,可缩短昏迷时间,减少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大鼠脑挫裂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及血清NGF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脑挫裂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按照改良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方式制作大鼠左顶叶脑挫裂伤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原位细胞凋亡法,分别对脑挫裂伤后0.5,1,3,6,12,24,72,120,168,240h各时相点血清NGF含量及脑组织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大鼠脑挫裂伤后24h海马区神经细胞开始出现凋亡阳性细胞(16.50±2.51),72,120h逐渐增多[分别为(17.83±2.04),(23.67±1.51)],168h达到高峰(27.33±1.86),240h开始下降(21.67±2.07);血清NGF含量于脑挫裂伤后3h开始增高[(6.31±1.93)pg/ml],12h达顶峰[(20.57±12.44)pg/ml],24h开始降低[(6.78±3.62)pg/ml],120h接近正常组水平[(3.25±0.81)pg/ml],168,240h回升[分别为(6.59±3.14)pg/ml、(5.92±3.40)pg/ml]。结论大鼠脑挫裂伤后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与时间有关,血清NGF含量增高对脑创伤后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适时使用抗凋亡药物可能对减轻脑创伤后神经细胞损伤有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脑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三种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比较,观察微创清除术对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微创清除术治疗的脑内血肿患者83例,根据选用微创清除术的方法分为3组,分别对治疗前及治疗后24h内,第7、14及21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残余量进行比较,观察3种微创清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24h内及第7、14、2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微侵袭神经内窥镜组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均为P〈0.01)。微侵袭神经内窥镜组首次血肿清除量最大,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1)。颅内钻孔置管引流组与YL-Ⅰ型穿刺组血肿清除量至术后14d才明显提高(均为P〈0.05),至术后21d差异更显著性(均为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应用可有效改善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微侵袭神经内窥镜优于颅骨钻孔置管血肿引流及YL-Ⅰ型血肿粉碎穿刺针。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患预后的影响。②方法:对25例原发性脑千损伤患采用早期神经节苷脂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分别于伤后4~7天行颅内压监测,6个月行GCS、GOS、语言障碍程度及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并与未进行激素治疗的对照组25例患进行比较。③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患的神经功能恢复速度较快、恢复程度较高。④结论:早期神经节苷脂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对于抑制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发展及改善患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药汤剂联合UDCA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重残及植物生存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多年来,对DAI病理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其治疗仍沿用传统综合疗法,疗效不佳,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为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汤剂组(Ⅰ组)、中药汤剂加熊去氧胆酸组(Ⅱ组)和护肝片组(Ⅲ组)。Ⅰ组予自拟中药方剂“保肝降脂汤”口服,Ⅱ组予同样方剂加熊去氧胆酸口服,Ⅲ组予护肝片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肝功能、血脂,并行肝脏B超、CT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后,Ⅱ组肝功能血清酶水平明显低于另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与Ⅲ组比较,各血清酶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Ⅰ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下降较Ⅰ组更为显著,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的改善为Ⅱ组优于Ⅰ组,Ⅰ组优于Ⅲ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方法的综合疗效显示,Ⅱ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最高,Ⅰ组次之,Ⅲ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保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有效地消除或减轻脂肪肝;如与熊去氧胆酸合用,则更能显著地降低肝功能血清酶和血脂水平,肝脏的影像学改变也更加明显减轻,从而能进一步提高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采用早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分别于伤后4.7行颅内压监测,6个月行GCS、GOS、语言障碍程度及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并与同期未进行此治疗的19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对于抑制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发展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 对1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采用早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分别于术后4-7天行颅内压监测,6个月行GCS、GOS、语言障碍程度及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并与未进行此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对于抑制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发展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垂体功能保护的经验及体会.方法 48例垂体腺瘤患者,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在神经内窥镜下行垂体腺瘤切除术,术中注意保护垂体柄及正常垂体组织.结果 40例(83.3%,40/48)肿瘤全切除,6例(12.5%,6/48)次全切除,2例(4.2%,2/48)部分切除;术后随访10~36个月.38例激素水平异常患者中24例恢复正常,14例明显改善,38例均无垂体功能低下;术后多饮、多尿7例,均于3周内缓解.结论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能够在彻底地切除肿瘤的同时注意保护垂体柄及正常垂体组织,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