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胎儿脑发育异常因素及结局,早发现早干预,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从本院围产保健门诊孕妇中筛选出符合条件者,于妊娠16周、24周、32周进行超声和核磁共振(MRI)检查观察胎儿脑发育情况,异常者进行干预,出生后的婴儿进行发育随访。并对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从1118例符合条件的观察对象中共检出胎儿脑发育异常者34例,其中典型脑发育畸形23例,11例轻度异常者经干预后,出生胎儿7例发育正常,另4例中1例智力+运动发育稍落后,3例运动落后,经康复治疗达正常水平。34例胎儿脑发育异常的孕妇年龄和文化程度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①早期发现胎儿脑发育异常是必要的;②彩超检查是最方便、适时、快捷、廉价、准确、无创的首选方法;③MRI是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无创检查,可以协助超声诊断。④仅有轻度脑积水不合并脑发育畸形者可以在严密观察中继续妊娠;⑤≥35岁高龄孕妇或≤20岁低龄孕妇胎儿脑发育畸形的几率明显升高,最佳生育年龄在25-30岁之间;⑥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孕妇胎儿脑发育畸形的比例升高。  相似文献   
2.
申国琴 《职业与健康》2003,19(11):123-124
更年期是妇女生育旺盛的性成熟期逐渐过度到老年期的必经的生理过程。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出现以  相似文献   
3.
申国琴 《职业与健康》2003,19(12):144-144
新式剖宫产术是以色列Stark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创立的 ,1996年传入我国[1] 。我院于 1998年开始采用此术式行剖宫产 ,均以合成线进行缝合。从 1999年 10月开始试用普通缝线进行缝合 ,观察两组间及其与普通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效果 ,发现新式剖宫产较普通横切口剖宫产有诸多优点 ,而普通缝合线与合成线相比 ,术后无不良反应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于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6月共住院分娩3 180例 ,其中行新式剖宫产 60 0余例 ,普通缝合线缝合 40 0例(A组 ) ,合成线 2 0 0例 (B组 )。年龄为 2 3~ 3 9…  相似文献   
4.
在分娩过程中,常需采用必要措施,加速产程进展,尤其是缩短第二产程,对母婴更为重要。有时胎先露已下降很低,而宫口却停滞不开,多以创宫产终止分娩。为此,我们尝试用利多卡因加阿托品宫颈注射,促进产程进展,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正.且对象选取我院1993年1月~1997年12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均为单胎头位,已破膜(或人工破膜后),宫口开大3.ocm左右,羊水污染在D度以下,无明显内科及产科并发症,骨盆内测量无异常者为观察对象,共30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3组病人年龄、身高、体重及胎儿大小(…  相似文献   
5.
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用米非司酮2.5mg,每晚口服1次,连续6个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56例,观察子宫内膜、内分泌变化及月经情况。结果:治疗期间均引起闭经,子宫内膜变薄,呈萎缩状态(8.8±0.92)mm→(2.47±0.21)mm(P<0.05);停药后31例直接进入绝经状态;18例月经稀发;7例恢复正常月经,量少;性激素测定示较治疗前下降。结论:每日口服2.5mg米非司酮与每日口服5mg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相比有同样的临床效果,且更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子宫切除术是根治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顽固性功能出血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手术切口美观及术后性生活质量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子宫全切除的术式也不断发生改变.自1998年开始,我院对年轻患者采取了腹部小横切口及保留宫颈外膜、宫颈重建的术式,收到良好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我科2000-01~2003-12新生儿低血糖误诊18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1例,女7例,均为足月产儿.孕周37~42周,出生体重2 600~4 650 g;正常产儿1 2例,剖宫产儿6例.低血糖发生日龄24 h内3例,24~48 h内9例,48~72 h内5例,72 h 1 例;新生儿1 min阿氏评分≥8分11例,5~7分7例,其中有脐绕颈者6例.母亲无特殊合并症.本组中7例表现为嗜睡、拒乳、反应迟钝、肌张力低下;5例表现为口唇抖动、眨眼或四肢小的抽动;4例表现为阵发性青紫;2例表现为面色苍白.分别以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惊厥原因待查及新生儿脱水等转新生儿病房.经快速血糖检测仪采足跟血测血糖发现,6例血糖为0.3~1.0 mmol/L,12例血糖为1.0~1.7 mmol/L;按新生儿低血糖立即给予10%葡萄糖3~5 ml/kg静推,并继以正规低血糖治疗的同时,完善其他辅助检查,排除了原有诊断而确诊为新生儿低血糖.本组因治疗及时,全部治愈出院,随访0.5 a未发现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占围产期孕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改善心功能,选择适当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法是抢救母婴生命的关键。现就本院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10a间收治的3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衰患者的处理及预后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择期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60例,在硬膜外麻醉成功后,直肠内放入米索前列醇400 ug,立即开始手术;催产素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下段及宫体各注射催产素20I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的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米索组为(173.2±93.2)ml,催产素组为(298.3±112.4)ml,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新生儿评分无差异性(P>0.05)。结论:直肠给予米索前列醇能有效的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且给药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23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Clinicalanalyssof234casesofneonatalasphyxia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呼吸障碍综合征,也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其发生原因,探讨预防措施,现将我院1996年~1998收治的234例窒息儿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1资料与方法我院于1996年11月至1998年10月共住院分娩2028例新生儿,其中窒息儿234例,窒息率11.53%,死亡10例,病死率4.93%。诊断标准:常现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10min各Apgar评分一次,以最低一次为标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窒息儿有几种因素同时存在时,如脐绕颈、羊水少等,则按其直接原因进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