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单独或联合检测对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0名健康者(非患者组)、9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BPH组)和84例前列腺癌患者(PCA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PSA和PSCA的含量,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单独或联合检测PSA和PSC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BPH组和PCA组血清中PSA和PSCA含量显著高于非患者组(P<0.01),PCA组中PSA和PSCA含量显著高于BPH组(P<0.01).PSA、PSCA单独或联合检测区分非患者和BPH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0(95%CI为0.615~0.766),0.700(95%CI为0.673~0.814)和0.898(95%CI为0.854~0.943),表明两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对于BPH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区分非患者和PCA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95%CI为0.813~0.921),0.904(95%CI为0.858~0.951)和0.973(95%CI为0.944~1.000),表明PSA、PSCA单独或联合检测对于PCA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区分BPH患者和PCA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7(95%CI为0.608~0.766),0.818(95%CI为0.752~0.884)和0.862(95%CI为0.803~0.920),表明在区分BPH和PCA的诊断中,二者单独检测均具有一定价值,且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意义.结论 血清PSA和PSCA单独或联合检测对于BPH和PCA均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并且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探讨外伤性睾丸离断后再植手术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精索内动脉、精索内静脉、输精管静脉及输精管,再植双侧睾丸。结果右侧睾丸成活,而左例睾丸坏死,3个月后复查,右侧睾丸大小及硬度正常,第二性征无明显变化,出现阴茎勃起,血清睾丸酮达正常水平。结论双侧睾丸完全离断后,睾丸再植成功是性功能及生育功能恢复的最可靠的方法,至少要保证一侧睾丸成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男性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浸润性膀胱癌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每组各39例,分别采用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及传统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及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白天、夜间的尿控情况;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尿流动力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白天、夜间的尿控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白天的尿控情况均好于夜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1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男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尿控情况,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调控途径主要包括NF-κB通路、p53通路、MAPK通路、PI3K/Akt通路、Nrf2通路等信号通路。大量文献报道,中药有效成分具有显著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近5年来中药有效成分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阐释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更有效地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5.
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特别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急诊病之一,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来避免睾丸切除。睾丸扭转在年轻男性人群中并不罕见,事实上,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发病率甚至比睾丸肿瘤还要高得多。然而睾丸扭转对男性健康威胁方面并没有得到该有的公众关注。本文阐述了睾丸扭转在病因、遗传、诊断、治疗、生育、医疗投诉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电切术后尿液脱落细胞检查与肿瘤残留、复发的相关性,探索术后尿液脱落细胞学阳性作为二次电切手术指针的可行性。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9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别对电切术前、术后[分别于手术室、术后第一天、术后四周(每周一次)]收集新鲜尿液行尿液脱落细胞检查,术后常规膀胱灌注吉西他滨(术后即刻灌注,前四周,每周一次;后每月一次,共1年),术后随访至肿瘤复发或满两年。统计各个研究时间段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尿液脱落细胞学阳性率情况。结果:9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前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15例,术后即刻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86例,术后第一天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32例,术后第一周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10例,术后第二周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5例(均行二次电切,证实为肿瘤残留),术后三周、四周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阴性。在两年的随访期内共15例证实为肿瘤复发,其中4例为尿液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结论:非肌层浸润膀胱癌行电切术后通过连续多次进行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发现尿液中播散的癌细胞以及创面残余癌组织存在,可作为决定是否进一步行二次电切手术的备选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ureteral calculus,UC)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抽选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ESWL治疗的386例UC患者,碎石失败79例,作为碎石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分析碎石失败的影响因素,对P<0.05的相关因素再予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石直径及位置、病程、肾积水程度、结石嵌顿和术后予以坦索罗辛等因素在碎石成功与失败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直径超过10 cm、中下段UC、服用坦索罗辛、病程>3个月、结石嵌顿等因素是影响CC碎石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97,P=0.033;OR=2.569,P=0.023;OR=1.676,P=0.042;OR=2.387,P=0.011;OR=2.433,P=0.015)。结论:对于结石较大、中下段UC、病程>3个月、结石嵌顿的UC患者,行ESWL后较易发生狭窄,在治疗上应更加慎重,术后采用坦索罗辛口服具有保护性作用,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