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超时间窗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超时间窗Solitaire 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的8例基底动脉闭塞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经Solitaire 支架机械取栓后均成功获得再通。术前NIHSS评分为(24.83±2.71)分,术后30 d为(14.12±2.48)分,术后90 d为(8.12±2.48)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 评分1分1例,2分1例,3分2例,4分2例,5分2例。MRA或CTA复查显示,1例血管闭塞(左侧大脑后动脉),余7例无开通血管再闭塞。结论 超时间窗Solitaire 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是有效的、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疗法在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146)和无效组(n=54),对两组患者动脉瘤大小、部位、Hunt-Hess分级、手术时间、脑积水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预后与年龄、动脉瘤部位、动脉瘤大小、围术期感染及低钠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Hunt-Hess分级等密切相关(P<0.05).结论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肿瘤,它只是指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膨出,是由外膜和中膜组成的薄壁,因一般形态像气球一样的突出,有点类似肿瘤的样子,所以称之为颅内动脉瘤. 一、颅内动脉瘤是怎么引起的?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颅内动脉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著名艺术家赵本山就患有颅内动脉瘤,还曾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前脑血管造影术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下肢动脉穿刺,术后对穿刺部位多采用人工压迫止血法,需卧床24h,不但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而且出血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随着血管缝合器的应用,不仅缩短术后患者下肢制动时间,还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本研究将人工压迫与血管缝合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 46岁女性,因间断右眼疼痛10 d余入院.10 d前,右侧疼痛后出现右眼眶周围疼痛,伴视物模糊、右侧眼睑下垂、右侧眼球上视不能,外院诊断为痛性眼肌麻痹,予以激素、止痛药等治疗,症状稍缓解,仍反复眼痛发作,遂来我院就诊.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体格检查:双侧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应灵敏;右侧眼裂变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及其脑脊液(CSF)中13淀粉样蛋白(a13)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60例sTBI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温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天患者CSF中的a13,3个月后行GOS评定预后。结果对照组CSF中的Aβ水平逐渐升高,而观察组AB水平逐渐降低;治疗后3、5、7d,两组Aβ水平比较,P均〈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GOS为(4.3±0.4)分,对照组为(2.2±0.2)分,两组比较,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明显改善sTBI患者的预后,可能与其降低患者CSF中的A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青年脑卒中患者起病急,病因复杂,留有后遗症的患者病程长,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自身心理压力大,家庭负担重,所以,必须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