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曲古抑菌素A(TSA)和卡介苗(BCG)及两者联合对膀胱癌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MTY)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Fas mRNA、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Fas、XIAP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TSA和BCG及两者联合能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呈时间和剂量依赖,相对中高剂量两者联用表现为协同作用(艹).FCM检测示两者联用较单用凋亡比例明显增加,处理24 h后,总凋亡率从(14.88±1.34)%(BCG)和(28.15±2.13)%(TSA)升高到(61.06±4.29)%(TSA+B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结果示TSA和BCG及两者联合处理能显著诱导Fas mRNA的表达和显著抑制XIAP mRNA的表达,两者联合与单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进一步在蛋白水平证实了上述结果.结论 TSA和BCG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体外抗膀胱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相关基因(Fas、XIAP)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联合套石篮治疗肾下盏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1例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配合套石篮治疗。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均无输尿管撕脱、肾周血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3个月复查,有3例结石残留,其中2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结石自行排出,1例经口服药物等治疗后结石排出。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配合套石篮治疗肾下盏结石较为安全、有效,创伤较小,对肾下盏较小结石尤为适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卡介苗(BCG)对体外培养膀胱癌细胞生长情况及相关基因(cyclinD1、Fa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BCG(0.15、0.3、0.6、1.2mg/mL)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BCG处理后膀胱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及对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CG作用BIU-87细胞后cyclinD1、FasmRNA表达的变化。结杲BCG体外能明显抑制BIU-87细胞的生长,且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性(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示处理后膀胱癌细胞阻滞于G0~G1期,RT—PCR结果示BCG处理能显著诱导FasmRNA的表达和显著抑制cyclinD1mRNA的表达(P〈0.05)。结论TSA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使细胞阻滞于G1期而发挥体外抗膀胱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相关基因(eyelinD1、Fas)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自微乳释药系统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释放行为考察。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自乳化效率试验及伪三元相图对盐酸小檗碱自微乳进行处方筛选。以粒径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盐酸小檗碱自微乳处方进行优化并验证。结果:盐酸小檗碱自微乳最优处方为中链甘油三酯(MCT)∶RH40∶聚乙二醇400的质量比为23.29%∶54.08%∶22.63%,载药量为95 mg/g,平均粒径为58 nm。盐酸小檗碱自微乳在人工肠液中,2 h内累积释放度90%。结论:盐酸小檗碱自微乳制备工艺简单,有效改善了盐酸小檗碱的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6.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70%处于Ta期,20%处于T1期,10%原位癌。复发预测最重要的变量仍是多发、前复发率及肿瘤大小。预测进展最重要的因素是肿瘤分期、分级、原位癌。低危患者行经尿道肿瘤切除及单次化疗药物灌注,中高危患者需再次经尿道肿瘤切除及辅助膀胱内治疗,而顽固性高危患者需行早期膀胱切除。  相似文献   
7.
膀胱癌发病率最高的是北美和西欧国家,最低的是亚洲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和中部非洲国家。出现这种差异的部分原因可能与低级别(Ta)肿瘤发现的多少有关。膀胱癌中大部分(75%~85%)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Ta、T1、原位癌)。在NMIBC中,约70%的患者处于Ta期、20%处于T1期、10%原位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在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经输尿管软镜下治疗的28例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式选择、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囊肿和结石的位置及大小、术前术后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结果 28例患者均接受输尿管软镜下肾结石碎石取石术联合肾盂旁囊肿内切开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50.0~135.0 min,中位时间为88.0 min,四分位数间距为(67.5,95.0)min。术中无严重出血、损伤周围器官、术中转开放等,术后复查肾功能等相关指标均未见异常,术后复查CT均未见直径>6 mm的残石。术后住院时间4~9 d,中位住院时间5.5 d,四分位数间距为(5.0,6.0)d。术后随访3~24个月,均复查CT,24例囊肿消失,1例肾盂旁囊肿患者术中转腹腔镜下治疗,3例肾盂旁囊肿术后复查仍存在,再次行相同手术后囊肿消失。术前存在肾区酸胀感、肉眼血尿的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至随访结束,以上患者中未出现感染、形成血肿、实性变、肾积水等。结论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肾结石碎石取石术联合肾盂旁囊肿内切开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对严格筛选的病例是一种选择,但远期疗效仍需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畸胎瘤(adrenal teratoma,AT)的临床特征及外科诊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2-10—2019-03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AT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13例患者中,男1例(7.7%),女12例(92.3%);中位年龄31岁。左侧8例(61.5%),右侧5例(38.5%)。3例(23.1%)因腹部不适或胀痛就诊,10例(76.9%)均为体检时发现。10例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3例行开腹肾上腺切除术,均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病理示肾上腺成熟性畸胎瘤。术后均获5~81个月随访,13例均预后良好,无复发或癌变。结论AT是一种罕见的生殖细胞来源肿瘤,发病年龄跨度大,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完整切除肿瘤是AT治疗的关键,成熟性AT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未成熟性AT术后易复发,需辅助放、化疗,且需终身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3种F127/SWCNTs载体系统的稳定性及对小肠P-糖蛋白(P-gp)药泵的抑制作用。方法:将F127/SWCNTs稀释至不同浓度后于4℃放置15 d,检测CNTs含量、粒径、Zeta电位等参数的变化;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进行肠吸收试验,以P-gp特异性底物罗丹明123(R-123)大鼠回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考察指标,评价F127/SWCNTs对R-123肠吸收的影响。结果:储存稳定性和稀释稳定性均表明其中F127/SWCNT-COOH与F127/SWCNT-OH在15 d内4℃放置稳定性良好,无明显沉淀析出,粒径和含量稳定。3种F127/SWCNTs均可在不同程度增加R-123在回肠段的吸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F127/SWCNTs可能通过抑制P-gp药泵作用改善P-gp底物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药物特异性口服应用创造独特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