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上消化道术后患者80例,均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选择合适的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输注。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过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术后肠道恢复时间3~4天,切口甲级愈合78例,甲级愈合率97.5%,乙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率2.5%,无并发症和切口感染发生,患者术后1天白蛋白34.2±3.4g/L,实施肠内营养第7天36.8±3.6g/L,术后1天总蛋白61.3±4.4g/L,实施肠内营养第7天68.9±3.6g/L,实施肠内营养后患者的白蛋白、总蛋白明显升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治疗和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儿均给予新生儿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2组均进行随访或电话回访1 a 6个月-2 a.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1岁和2岁时,其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和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及致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00例,采取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的方法开导患者。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自己测量血压、明白病因、知晓症状及并发症、知晓饮食控制、知晓运动疗法等方面明显高于干预和健康教育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降低高血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常见的斜视、视神经萎缩等视觉障碍情况,及其与脑瘫分型的关系。方法:对265例确诊为脑瘫的患儿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眼位及眼球运动、眼球震颤、裂隙灯眼前节、散瞳后眼底情况检查。结果:脑瘫儿童265例中,女95例,男170例;痉挛型173例,不随意运动型28例,肌张力低下43例,混合型18例,共济失调3例。纳入本研究的脑瘫患儿视觉障碍包括斜视、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或其他眼底病变。有视觉障碍的脑瘫患儿127例(47.9%),男79例,女48例;其中斜视110例(41.5%):内斜46例(41.8%),外斜54例(49.1%),垂直斜视10例(9.1%);眼球震颤者18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3例6眼;视神经萎缩者42例76眼(15.8%),单眼8例,男25例46眼,女17例30眼。结论:脑瘫患儿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由于患儿的表达受限,造成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眼部疾患,影响其视功能恢复和全身康复,重视脑瘫患儿早期眼部检查和治疗,可很大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方式联合溶栓疗法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对68例在心内科住院治疗过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资料进行回顾式比较分析,所有病例均应用了第三代溶栓药物注射用重组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不同抗凝方式辅助治疗。溶栓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观察其用药和溶栓后动脉的再通率、冠脉造影分级情况、急性期死亡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溶栓后2 h再通率达91.18%,全部行冠脉造影后52例呈TIMIⅢ级,显影良好,血流全部通过,3例出现血流细弱无力,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死亡。结论不同抗凝方式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通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是基层医院首选的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而认真仔细的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庭综合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集体参与的家庭综合护理干预模式.6个月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Gycated hemoglogin,HbA1c)、总胆固醇(Totalaholesterol,TC)血压的变化情况及自我护理行为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FPG、2 hPG、HbA1c、TC、血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自我护理行为明显强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集体参与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促进病人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减慢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阶段的应用价值和效果评价。方法随机抽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18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应用即传统医疗护理模式,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新式医疗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花费、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康复训练情况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高、后遗症少,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利于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节约了患者的经济开支和医疗资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力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自 2011年 1月 ~2013年 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或者门诊确诊过的消化性溃疡患者 2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 124例.两组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没有给予系统的健康指导和干预,干预组对于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分析,给予相关疾病的知识指导,制订随访计划,督导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结果 护理干预组在接受了健康教育后,患者能够自觉改善饮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随访一年内其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科学有效地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使消化性溃疡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检查,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溃疡的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其干预效果明显,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蛇麻草精油香薰法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失眠大鼠的行为学、部分神经递质含量及松果体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PCPA复制失眠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薰衣草精油组(0.2%)、蛇麻草精油低浓度组(0.05%)、蛇麻草精油中浓度组(0.10%)及蛇麻草精油高浓度组(0.20%),每组12只,另设空白组12只。模型复制后,各治疗组分别以相应浓度精油香薰治疗,空白组和模型组熏蒸馏水。每天8 h,连续5 d。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实验观察大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期;旷场实验检测大鼠自发活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褪黑素(MT)、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含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松果体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期缩短(P <0.05);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均减少(P <0.05)。与模型组比较,蛇麻草精油高浓度组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持续期延长(P <0.05);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增加(P <0.05);血清MT、GABA含量上升,Glu含量下降,Glu/GABA下降(P <0.05);下丘脑中5-HT含量上升,NE和DA含量下降(P <0.05)。松果体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形态结构正常、排列均匀、数目明显恢复。结论 蛇麻草精油香薰法对失眠大鼠具有一定助眠作用,可能与改善松果体结构,促进MT、抑制性递质GABA及5-HT的分泌,以及抑制兴奋性递质Glu、NE、DA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