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 non-ulcer dyspepsia)是常见症候群,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NUD中幽门螺旋杆菌(HP Helicobacter Pylori)相关性胃炎占很大比例。针对该菌产生之抗体反应,应用酶联免疫法(ILISA)检测了335例NUD患者血清抗-HP抗体。其中208例为经细菌培养及(或)组织学检查证实的HP相关性胃炎,对其中164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以评价胶态次枸橡酸铋加氟哌酸治疗效果.治疗组与安慰剂组HP清除率分别为69%与6%(P<0.01)。HP清除后患者胃粘膜炎症好转或消除,症状明显减轻,抗-HP抗体滴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将经胃镜确诊为活动性十二指肠球溃疡(60例)和胃溃疡(11例)71例,随机分成两组门诊治疗.分别服用国产盐酸哌吡(艹卓)酮(PRZ,50mg/tid)及甲氰咪胍(200mg/qid),6周后复查胃镜.PRZ 组与甲氰咪胍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69.5%和50%.PRZ 对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好,副作用轻微,且可逆.  相似文献   
3.
将经胃镜确诊为活动性十二指肠球溃疡(60例)和胃溃疡(11例)71例,随机分成两组门诊治疗.分别服用国产盐酸哌吡(艹卓)酮(PRZ,50mg/tid)及甲氰咪胍(200mg/qid),6周后复查胃镜.PRZ组与甲氰咪胍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69.5%和50%.PRZ对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好,副作用轻微,且可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HRsAg、HBeAg\HBV-DNA均为阳性,谷丙转氨酶(ALT)间断或反复增高的70例慢性乙肝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门诊治疗。治疗组采用黄腐酸钠(Sodium Fuliate,简称SF),与肌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2mg/qod治疗;对照组仅肌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2mg/qod,均连续用3个月。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3个月复查乙肝病毒指标及ALT。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2.5%、47.5%及26.6%、23.4%(P<0.05)。SF与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联合组治疗慢性乙肝,近期疗效优于单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组。结论:黄腐酸钠与抗HBI RNA联合用药可进一步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抑制HBV复制,提高细胞生物活性等。  相似文献   
5.
212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男48,女24,年龄43±10a)服诺氟沙星0.2g,tid;B组(男47,女23,年龄40±7a)服诺氟沙星0.2g,tid和胶态次枸橼酸铋0.1lg,qid;C组(男46,女24,年龄39±9a)服安慰剂对照。疗程1mo。停药后1mo HP清除率(据病理和HP培养)A组(69%)及B组(87%)显著高于C组(7%)(P<0.01)。治疗后血清HP抗体滴度下降、炎症程度减轻与HP清除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