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模式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1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伴神经病变患者共82例,将其以数字随机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使用循证护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SDS评分、SA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2%)明显高于对照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治疗满意程度发现,实验组满意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其焦虑、抑郁的情绪、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程度,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癌症本身是一种恶性刺激,对病人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加重了恐惧、忧郁、疑虑、绝望情绪反应.面对癌症的威胁,病人要经过一个对疾病理解并接受治疗的复杂心理适应过程,身心均遭受巨大的痛苦.日本著名医学专家伊丹教授指出:"惧怕死亡和疾病是非常健康的心理,没有这种害怕心理是不正常的.对惧怕的心理不要去管它,重点应放在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上."护士通过为病人提供关于癌症的治疗信息,并运用交流技巧给病人亲切的关怀、安慰,同时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鼓励病人以建设性积极生活.这些事战胜癌症的重要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3.
巨刺法是针刺中的特殊疗法,在治疗中风、面瘫、痛证等疾病方面均有一定疗效,尤其对于痛证,疗效更加显著。总结巨刺法治疗各种疾病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通过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危险因素管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预后及复发的影响,为卒中的预防和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0年2-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9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危险因素状况进行定期针对性的指导治疗及健康干预,并在发病1年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率为11.91%,病死率为3.82%,预后不良率占34.38%.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1年未控制组的复发率及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戒烟、戒酒与1年预后有关.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危险因素的管理,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是最经济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之一,可显著地降低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及预后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改善脑代谢、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托拉塞米20mg和20%甘露醇125ml,2种药物每6小时交替静脉用药;对照组给予呋塞米20mg和20%甘露醇125ml,用法同观察组。然后逐渐延长用药间隔时间。入院后第1—7天通过颅内压监护仪观察颅内压的变化;治疗14d后,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监测电解质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基本痊愈8例(32.0%),显著进步14例(56.O%),进步3例(12.0%);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20.0%),显著进步11例(44.0%),进步8例(32.0%),恶化1例(4.0%);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7天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O%(3/25)比40.0%(1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0%(23/25)比72.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效果好,且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重庆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睾酮的参考区间。方法选取体检健康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分组,检测血清睾酮水平,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28-A3文件相关要求,建立血清睾酮的95%参考区间。结果研究纳入体检健康人群共602例,其中男性300例,血清睾酮水平呈正态分布,平均水平为(4.89±1.33)ng/mL;女性302例,血清睾酮水平呈非正态分布,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为[0.38(0.20~0.57)]ng/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年龄分组比较血清睾酮测定结果,男性血清睾酮水平在两个年龄亚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睾酮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20~<50岁年龄组明显高于≥50岁年龄组(P<0.05)。重庆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睾酮的参考区间:男性为2.28~7.50 ng/mL,女性20~<50岁为0.10~1.03 ng/mL,女性≥50岁为0.10~0.70 ng/mL。结论初步建立了重庆地区表观健康人群不同性别的血清睾酮的参考区间,女性人群需根据年龄分组采用不同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天津市农村人群体质指数(BMI)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1991年9月在天津市蓟县某镇选取6个自然村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4796人为基线研究对象,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每年随访队列人群的脑卒中事件,并进行全死因登记,至2009年9月共随访18年。分析不同BMI水平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脑卒中发病与BMI水平明显有关,与正常体重组比较,体重过低组、超重组、肥胖组发生出血性卒中的RR值分别为2.7,1.9和3.5,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危险在超重组和肥胖组明显增加,RR值分别为1.4和2.4;60岁以下人群体重过低组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最高(RR=10);60岁以上人群仅显示肥胖组有较高的缺血性卒中发病危险。结论农村肥胖人群有较高的脑卒中发病风险,特别是60岁以下人群,体重过低者易患出血性卒中。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各项临床指标,观察溶栓前、溶栓后7d、14dNIHSS评分及溶栓前、溶栓后14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判定预后,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预后情况及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Hcy增高组和正常组在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溶栓前NIHSS评分、mRS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年龄、溶栓后7d、14dNIHSS评分、14dmRS评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水平影响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短期疗效,应密切观测血清Hcy水平并早期干预,以便更好的提高溶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已经成为第1和第2位死因及首位致残原因,而我国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加,更加重了脑卒中的危害。因此,研究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因素,探求肥胖对脑卒中发病的作用机制,是目前预防脑卒中发病的主要课题之一。对体质指数(BMI)与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率的关系进行了综述,为开展积极有效的危险因素干预研究,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