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文献报告不一,0—7%,本组为1.23%。由于其对病人影响大,且不易早期发现,极易造成严重后果。如何预防胆漏的发生和及时治疗,许多作者做了大量研究,现结合文献谈一下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干扰素栓结合爱宝疗治疗低阴道HPV感染。方法:对临床160例HPV感染的患者分组进行治疗,观察干扰素栓结合爱宝疗的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前后检查结果明显好转。结论:干扰素栓结合爱宝疗治疗阴道HPV感染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空肠弯曲菌是人类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在有氧(21%O_2)或厌氧环境中均不生长,需在减低氧压的微需氧环境中(含5%O_2)才能生长,故培养时需特殊装置。期望用烛缸法进行培养以代替含5%O_2的充气缸(下称气缸法)已成为分离本菌的研究方向。Luechtefeld等利用气缸法和烛缸法进行了动物粪便标本的对比试验。我室曾应用改良的Campy-BAP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1981年7月至9月对182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无选择地进行粪便培养,其中7例分离到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率为3.85%。7例中仅有1例发热,腹痛一般不剧,大便多为黄水样,无1例血便。  相似文献   
5.
空肠弯曲菌是人类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为探讨其发病机理,我们用乳鼠试验法检测了48株从腹泻病人分离的空肠弯曲菌肠毒素,结果有6株阳性。对其中2株进行了耐热性试验,证明具有耐热性。发现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经多次传代,其耐热性肠毒素(ST)的活性有减弱或丧失的趋势。本研究还模拟了人体条件,对空肠弯曲菌在人体内产生ST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它在人体条件下产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斑秃是一种限局性脱发,往往一夜之间头发脱落几片,在数天之内大部头发脱落,甚者头发、睫毛、胡须等全部毛发受累。由于斑秃发病原因复杂,时值今日,治疗仍无良策。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5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空肠/结肠弯曲菌是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以儿童患者居多,常因接触带菌的家禽家畜或食入其污染的食物而受染。本菌传染性较强,亦有实验室感染的病例发生,目前国内已普遍开展该菌的分离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8.
按Penner血清分型方法,应用被动血凝试验对349株空肠/结肠弯曲菌进行了分型,其中病人287株,可分型208株(72.5%);健康带菌者17株,可分型11株(64.7%);动物45株,可分型32株(71.1%)。说明Penner血清分型法在我国基本适用,但我国还有新的血清型存在。可分型的菌株共达57个不同的血清型,与国外集中于2、4和3型的报道不一致。从动物菌株的血清分型提示鸡与人的关系比较密切,可能是人类空肠弯曲菌肠炎的主要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植物种子中的丝裂原如ConA和PHA等与动物细胞相互作用是目前生物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科题。以往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ConA和PHA等活化正常淋巴细胞的作用(即淋巴细胞转化等),对某种恶性瘤细胞或正常传代培养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的很少。本文的报导是将1978年11月从一例急粒型白血病人外周血建立起来的细胞系(定名为S-7811细胞系)与不同剂量的ConA和PHA分别一起培养,用3~H-TdR标  相似文献   
10.
疥疮是由疥螨寄生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而疥疮患者合并阴囊等处的实质性结节约占40%,当疥疮治愈后,结节仍可经久不愈。今年我科采用高频电针治疗疥疮结节48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