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给病人吸氧时,为防止吸氧橡胶管对鼻导管的牵拉,传统方法是用安全别针将吸氧橡胶管固定在枕旁或大单上(见陈维英主编《基础护理学》第3版),临床工作中我们改用小夹子固定.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脑缺血,在预防与延迟致死性中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20例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于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狭窄处行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20例患者所有23枚支架置入均一次成功,术后造影显示,支架位置准确,膨胀良好,支架内及远端血管血流通畅。置入后随访,均未出现TIA及其他临床症状。结论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创伤性小,近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给病人吸氧时 ,为防止吸氧橡胶管对鼻导管的牵拉 ,传统方法是用安全别针将吸氧橡胶管固定在枕旁或大单上 (见陈维英主编《基础护理学》第 3版 ) ,临床工作中我们改用小夹子固定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  橡皮筋圈 1个 ,上穿 1个小夹子 ,将橡皮筋在吸氧橡胶管上距离鼻导管约 10cm处松紧适宜缠绕几周 ,夹子夹在枕旁或大单上即可。2 优点  制作简单 ,固定牢固 ,使用快捷方便 ,夹子可以和橡胶管连在一起消毒。此法可用于留置鼻饲管开口端的固定。输氧橡胶管固定方法的改进@田东延$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刘艳秋$河…  相似文献   
4.
我科于 1997年以来对 11例脑梗死病人实施超早期动脉内溶栓治疗 ,显效率达 10 0 %。该项技术的成功实施与护理的配合密切相关。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1例病例中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3 5~ 68岁 ,发病时间均在 6h以内。临床表现 :浅昏迷伴失语、偏瘫者 3例 ;意识清楚、言语不清、肢体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者 8例。1 2 溶栓机制及适应证1 2 1 纤维蛋白酶的激活物 (如尿激酶 ) :作用于纤维蛋白溶解酶原 ,使其水解为纤维蛋白溶解酶 ,它可使血栓中非溶性纤维蛋白裂解成可溶性的纤维碎片 ,从而达到溶栓再通 ,恢复脑组织血运及减轻神经损…  相似文献   
5.
血氧饱和度探头是多功能监护仪上的重要传感器,也是临床使用过程中较易出现故障的部件之一[1]。临床多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探头,其内部工艺制造复杂,外壳由聚乙烯材料制作,质地较脆,抗震性差,常因各种原因掉在地上而造成开裂松动、感应不良,甚至损坏。临床工作中我们用下面方法对其进行保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材料。细绳子1条,咬合力强的小夹子1个(我们采用窗帘夹)。(2)方法。方法一:绳子长约15cm,上穿小夹子,绳子缠系在血氧饱和度电缆上,距探头约40 cm。为患者测血氧饱和度时,先将夹子夹在患者身旁的大单上,再将血氧饱和度探…  相似文献   
6.
血氧饱和度探头是多功能监护仪上的重要传感器,也是临床使用过程中较易出现故障的部件之一。临床多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探头,其内部工艺制造复杂,外壳由聚乙烯材料制作,质地较脆,抗震性差,常因各种原因掉在地上而造成开裂松动、感应不良,甚至损坏。临床工作中我们用下面方法对其进行保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