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不同留置尿管时机全麻患者的麻醉复苏期反应.方法 将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手术并术前需导尿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A组患者术前在病房导尿并留置尿管,B组患者在全身麻醉插管后导尿并留置尿管,C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期进行导尿并留置尿管.比较三组患者导尿前及导尿时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患者复苏期的躁动情况,术后观察了解患者对尿管的耐受情况和对舒适度的评定.结果 A组患者导尿时血压[SBP=(127.88±14.55)mmHg,DBP=(76.08±9.63)mmHg,1 mmHg=0.133 kPa]与导尿前[SBP=(118.20±14.25)mmHg,DBP=(69.65±7.82)mmHg]比较明显升高,C组患者导尿时血压[SBP=(124.95±12.92)mmHg,DBP=(76.76±10.28)mmHg]与导尿前[SBP=(117.83±14.96)mmHg,DBP=(68.96±11.11)mmHg]比较也有所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血压导尿前和导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导尿前SBP=(121.05±18.10)mmHg,DBP=(71.45±10.91)mmHg;导尿时SBP=(122.93±18.21)mmHg,DBP=(72.30±11.72)mmHg].C组患者在麻醉复苏期发生躁动12例(20.00%),明显低于A组的29例(48.33%)和B组的36例(6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中舒适0级者49例(81.66%),明显高于A组的34例(56.67%)和B组的23例(38.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诱导期留置尿管既可减少患者复苏期躁动的发生,又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推荐为全麻患者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异丙酚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60例拟择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min(T0)、麻醉诱导后10min(T1)、手术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4个时点测定血清IL-6和TNF-α的含量;手术前(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试并计算术后POCD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1~T3三个时点血清IL-6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到T3时点血清IL-6和TNF-α水平基本达到T0水平;观察组术前术后神经精神测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神经精神测试评分与术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POCD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33.3%),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能减少行胃癌根除术患者术后早期IL-6和TNF-α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并能明显减少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甘友 《山东医药》2010,50(42):111-111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迅速、镇痛完善,麻醉时间较长的优点,广泛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麻醉。2009年3月1日~2010年2月28日,我们观察了0.5%重比重罗哌卡因在老年人钬激光前列腺电切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甘友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94-2595,259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4mg.kg-1,芬太尼2μg.kg-1,阿曲库铵0.8mg.kg-1,丙泊酚1.5mg.kg-1。麻醉维持:丙泊酚50~150μg.kg-1.min-1,阿曲库铵1~2μg.kg-1.min-1,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记录麻醉前(T0)、麻醉诱导插管后(T1)、手术结束前10min(T2)、术毕拔管(T3)4个时点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Hηb、Mηb、Lηb在T1~T3时与T0比较均显著下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HR在T1~T2时迅速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SBP、DBP、HR基本达到基线水平,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可以降低患者血液粘滞度,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是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甘友 《海南医学》2010,21(14):22-23
目的动态监测妇科腔镜麻醉手术CO2气腹时肾素(REN)、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CD)的变化。方法选择妇科腔镜手术麻醉患者30例,分别抽取CO2气腹前10min(T1),气腹中30min(T2),气腹中60min(T3)及气腹后60min(T4)各时点静脉血,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REN、AT-Ⅱ、及ACD含量。结果与T0比较,T1、T2点REN、AT-Ⅱ、ACD均升高(P〈0.05),T3点REN、AT-Ⅱ、ACD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腔镜麻醉手术CO2气腹时REN、AT-Ⅱ、及ACD均会升高。  相似文献   
6.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友 《海南医学》2005,16(9):103-103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门诊手术室进行无痛人流120例,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