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型骨折的CT扫描价值. 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988年至2001年骨科7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16例.年龄19岁~73岁,平均49岁.全部患者均摄取普通X线片,然后依据X线片提示的骨折部位作CT扫描,采用估算法重建图像,应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部分病例进行矢状面重组.结果:70例受检者中受损椎体87个,C5损伤1例,T12~L1损伤1例,L1~2损伤1例,其他均为单椎体损伤.按Denis[1]三柱理论,63例病例为爆裂骨折,累及二柱和二柱以上,7例为椎体单纯压缩型骨折,1例伴有严重的脱位.结论:CT在显示椎体骨折尤其是脊柱后结构损伤方面优于X线平片,对判定脊柱稳定程度及损伤有否手术指征帮助最大.当X线摄片之后考虑为爆裂性骨折时,应抓紧作CT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2.
粉尘染色是某些粉状物质、铁片、石块或者污秽物,借皮肤的损伤偶然进入皮肤真皮以下,而使皮肤显示不同色泽的永不退色的斑点。在面部影响美观。  相似文献   
3.
皮肤磨削术是通过手术磨削方法,除去面部某些瘢痕性损害、粉尘染色及良性肿瘤等皮肤病。若适应证选择恰当,手术操作细致,一般均能达到使面部瘢痕隐没的疗效。现介绍我院自1984年12月~1985年6月施行了514例皮肤磨削术,187例获得随访结果。情况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87例面部皮肤损害病例中,男99例,女88例。年龄:16~19岁7例;20~29岁56例;30~39岁82例;40~49岁40例;50~59岁2例,面部皮肤损害时间在5~59年之间。病种有:天花瘢痕103例;痤疮瘢痕30例;外伤  相似文献   
4.
吡硫霉净抗真菌试验及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硫霉净是由本校药学系合成。自1981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三次试管内吡硫霉净抗真菌试验,发现本品有很好的抗真菌作用,因而试用于临床治疗癣病,得到了良好的疗效。兹报告如下: 一、试管试验 (一)试验材料 吡硫霉净由本校药学系中西药研究室供给,其纯度为98.5%以上,为白色粉末或白色结晶,吸湿性强,溶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脊柱爆裂型骨折的CT扫描价值。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1988年至 2 0 0 1年骨科 7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 5 4例 ,女性 16例。年龄 19岁~ 73岁 ,平均 4 9岁。全部患者均摄取普通X线片 ,然后依据X线片提示的骨折部位作CT扫描 ,采用估算法重建图像 ,应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观察 ,部分病例进行矢状面重组。结果 :70例受检者中受损椎体 87个 ,C5损伤 1例 ,T12 ~L1损伤 1例 ,L1~ 2 损伤 1例 ,其他均为单椎体损伤。按Denis[1]三柱理论 ,6 3例病例为爆裂骨折 ,累及二柱和二柱以上 ,7例为椎体单纯压缩型骨折 ,1例伴有严重的脱位。结论 :CT在显示椎体骨折尤其是脊柱后结构损伤方面优于X线平片 ,对判定脊柱稳定程度及损伤有否手术指征帮助最大。当X线摄片之后考虑为爆裂性骨折时 ,应抓紧作CT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6.
王某,住院号26026,男性,37岁,1962年8月5日入院。患者自1962年4月起感持续性头痛,以前额较著。至7月下旬日益加重。并伴呕吐,视物亦渐模糊。在某院按“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未见好转而转入另一医院,于脑脊髓液中找到新形隐球菌,并经霉菌培养证实。7月31日起,根据Andriole等报道,改用二性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1岁.诉头颈皮肤局限性优状损害21年.开始先于头顶、项部出现片状皮疹,表面粗糙,呈扰状面,发展缓慢,皮疹逐渐增多、增大、变硬,融合呈大片.  相似文献   
8.
1983年我们在上海从1例脑膜脑炎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出一种特异形态的新型隐球菌,其菌体有不同形态47种之多,国内外未见同样报道,经专家鉴定认为本菌为新型隐球菌新的变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免疫荧光菌团法快速鉴定白念珠菌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标本的检脸结果.265份临床标本的检验结果为:荧光菌团阳性率占总阳性标本的90.7%、培养法占54.7%,两者符合率为45.4%.实践证明.用此法鉴定白念珠菌具有敏感、特异、快速、简便等优点.而且可取得活菌作进一步研究、因此f}适合代般实验室采用.  相似文献   
10.
羟基脲是一种抗肿瘤制剂,它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可使增多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到正常、纠正贫血、脾大消失以及骨髓象好转。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对白血福恩有抗药性时,改用本药有效,但是它不能阻止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急性增生相的发展。本文报告2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使用羟基脲治疗,开始剂量为50毫克/公斤体重/天,维持量20毫克/公斤体重/天,使白细胞保持在4000~12000/立方毫米水平。在几年的维持量治疗中,其中7例发生了皮肤变化。在这7例中,4例有皮肤干燥(其中伴有斑秃的1例,伴有指甲变化的1例),其他3例皮肤变化较为严重,它包括斑秃、色素沉着、脱屑、皮肤和皮下组织萎缩、指甲变化和面部、手部红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