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引起的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及其他相关常见与重大疾病的治疗是近几年干细胞领域的临床研究热点.笔者试对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血管病的国内外最新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探讨背根神经节细胞间生物活性物质内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到家兔和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内有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用相邻镜像邻片免疫双标记技术,证实甲硫氨酸-脑啡肽免疫反应的细胞内同时含有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物质。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甲硫氨酸-脑啡肽在哺乳类动物背根神经节细胞内的共存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背根神经节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间的关系提供了形态学证据,并为胰岛淀粉样多肽的胰腺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在大鼠和家兔背根神经节内观察到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阳性细胞,用相邻镜像邻片双得免疫反应技术,证实它分别与5-羟色胺和多巴胺在大鼠和家兔背根神经节细胞内共存,为胰岛淀粉样多肽的胰腺外研究提供新的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背根神经节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间的关系提供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糖稳态调节细胞定向分化的基因改造方案思路.方法:①研究构建的解除干细胞分化抑制状态的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载体,检测其介导目的基因感染ARIP等细胞基因表达;②研究构建的活化配体DL诱导N信号、在"旁侧抑制"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Kuzbanian(KUZ)基因载体在转基因小鼠表达后糖稳态调节细胞的分化.结果:在完成的STAT-3腺病毒基因载体生产了腺病毒,用带有目的基因的腺病毒对ARIP靶细胞进行感染,3 d后,荧光显微镜观察时,活细胞、固定液固定细胞均看到了构建基因中绿色荧光蛋白成功、高效的阳性表达报告.在完成的Kuzbanian(KUZ)基因载体构建、转基因、动物模型、小鼠品系鉴定后,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实验对胰腺靶细胞的mRNA进行检测,获得了预期的阳性结果.结论:通过用某些分化抑制性基因的显性失活形式(DN)竞争性预先解除干细胞分化的抑制状态,然后再定向分化诱导使之朝向期望的目标细胞方向分化,可能是糖稳态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十余年前,第一例腺苷酸脱氨酶缺陷症的基因矫正作用为多种疾病的基因治疗带来了极大希望和鼓舞。基因治疗是解决人类遗传缺陷症极有希望的途径。寻找可靠、高效、安全的载体仍是当前基因治疗的关键任务。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构建人胰岛素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检测逆转录病毒介导人胰岛素基因感染pT67、Phoenix和HepG2细胞后胰岛素蛋白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将一个拟定的目的重组基因构建转染进入一个具有优异品质的包装细胞,建立组合特定目的基因载体的独一无二的稳定单克隆细胞株(系)是一项极为艰苦、富有挑战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选择和决定将经过一再测试已成功表达的新构建质粒pM54转染进入pT67细胞以建立能生产逆转录病毒(含特异启动子及目的基因)的稳定单克隆细胞株(系)。  相似文献   
7.
杨松  周长满  鄂玲玲  王雪岷 《解剖学报》2000,31(2):116-119,I004
目的 探讨α-二氢麦角隐亭DHEC对脊髓损伤后由血工挛造成2次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72只Wistar大鼠行阻断腹主动脉25min后再灌流,制备成缺血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分成,α-二氢麦角隐亭,海得静,尼莫地平和盐水对照组,分别于药物治疗的3d,7d,14d处死动物,进行CNTF抗体的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反应。结果 脊髓横切片的CNTF免疫反应结果经图像分析和SAS软件处理后表明,在综合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Kuzbanian显性失活(Kuz-DN)基因mRNA在转基因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胰腺中的表达定位。方法转Kuz-DN基因的NOD小鼠8只,取胰腺,行冷冻与石蜡切片。用地高辛标记的Kuz-DN正义链及反义链cRNA探针,对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在转基因阳性NOD小鼠胰腺组织中检测到强Kuz-DN mRNA信号。结论Kuz-DN mRNA在转基因动物模型定位、定性的实验结果,为Kuz基因改造后干预Notch/Delta信号传导途径,通过"旁侧抑制"影响细胞分化的基因治疗方案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相邻镜像切片免疫双标记技术,对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甘丙肽在家免和大鼠脊神经节细胞内的分布与共存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家兔和大鼠脊神经节存在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甘丙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相邻镜像切片上,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与甘丙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镜像式对应重叠,证实二者共存.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甘丙肽在脊神经节细胞内的共存,为进一步研究脊神经节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间的关系提供了形态学证据,并为胰岛淀粉样多肽的胰腺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相邻镜像切片免疫双标记技术,对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甘丙肽在家兔和大鼠脊神经节细胞内的分布与共存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家兔和大鼠脊神经节存在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甘丙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相邻像切片上,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与甘丙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呈镜像式对应重叠,证实二者共存,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甘丙肽在脊神经节细胞内的共存,为进一步研究脊神经节细胞内生物活性物质间的关系提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