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对2007年5月~2010年5月在我科接受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找出蓝光治疗中常见的风险种类,制订护理措施。结果:针对风险制订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提高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回避护理风险,保证蓝光治疗中的护理安全,防范和减少了护理纠纷,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的静脉穿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我院自2005年5月开始对200例住院患儿选择头皮静脉和大隐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其间对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的相关问题及留置时间进行了观察、分析。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头皮静脉留置效果明显优于大隐静脉。现将两种部位留置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将本院儿科2005年5月至2006年10月住院期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200例分为两组,头皮静脉留置针及大隐静脉留置针各100例。患儿年龄2 d~3岁。1.2方法采用苏州碧迪…  相似文献   
3.
王觅觅 《护理研究》2008,22(11):1010-1010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病人的周期性化疗、反复静脉穿刺以及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反复刺激使静脉血管遭到破坏,导致静脉炎及药物外渗.据文献报道,由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可达2%~8%[1],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我科于2003年4月-2007年1月对32例化疗药物外渗病人采用季德胜蛇药加食醋外敷,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更多患者接受治疗,无痛性肠镜检查逐渐在各医院得到开展。我院自2006年7月以来共开展无痛性肠镜检查35例,由专科护士对无痛性肠镜检查患者实施护理以提高检查效果。现将相关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6年7~11月共行无痛性肠镜检查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1~65岁。均无心脏疾病及严重呼吸系统疾病。2方法由肠镜室护士做检查前物品、特殊设备及药品的准备。患者取左侧卧位,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操作,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以2 mg/kg体重剂量静脉推注,实行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血、尿淀粉酶升高等.治疗上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镇痛、预防感染和中药治疗.中药可通过胃管注入或中药高位保留灌肠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因为胰腺炎患者十二指肠环压力增加,频繁恶心、呕吐及患者需禁食、胃肠减压,给胃管注入中药带来一定的困难,而早期适时采用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能促进药物吸收,减轻症状.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采用中药导泻剂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陆杨  王觅觅  贾钰莹  方隆基  孙帆  李永霞 《安徽医药》2020,24(11):2273-2276
目的分析保肝药物预防抗肿瘤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疗效,为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规范保肝药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 2018年 1—12月抗肿瘤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病人 476例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预防用保肝药组) 273例和对照组(未预防用保肝药组) 203例,分析组内、组间各项数据差异。结果整体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治疗组 24/273例,对照组 18/203例,两组整体肝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高龄(7/97例比 13/70例)、伴肝脏疾病(5/55例比 9/32例)、化疗药连续多日使用(≥3 d)(5/114例比 15/127例)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同性别及多种药物联用(23/242例比 18/186例)肝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合并多种高危因素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无高危因素的病人,不建议预防性给予保肝药;如病人存在一种或两种高危因素建议预防性使用保肝药,存在三种高危因素时因获得样本量较少,有待下一步更大规模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季德胜蛇药加食醋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觅觅 《护理研究》2008,22(4):1010-1010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病人的周期性化疗、反复静脉穿刺以及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反复刺激使静脉血管遭到破坏,导致静脉炎及药物外渗。据文献报道,由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可达2%~8%,给病人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我科于2003年4月-2007年1月对32例化疗药物外渗病人采用季德胜蛇药加食醋外敷,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