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3.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和腹腔镜手术的普及,贲门失迟缓的治疗取得长足的进步,但首选内镜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贲门失迟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其发病与食管肌层内神经节细胞变性、减少或缺乏,导致食  相似文献   
4.
正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手术发展于上世纪40~60年代,70年代曾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唯一有效方式,一时间各种断流和分流手术百花齐放。研究发现,决定门静脉高压症病人预后的因素并不是手术,而是肝功能本身。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的普及以及肝移植时代的到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科手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作用似乎已经日渐势微。"药物-内镜-介入"成为了门静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外科微创治疗方式的选择,对比研究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EST+LC)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explorationof common bile duct/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exploration of common bile duct,LCBDE/LTCBDE)。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1年9月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6例的临床资料,EST+LC组26例,LCBDE/LTCBDE组30例,2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胆总管直径和AS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对比2种微创治疗方式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治疗效果。结果 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9.0±3.5)d vs.(10.1±3.4)d,t=-1.191,P=0.256]。EST+LC组住院费用高于LCBDE/LTCBDE组[(20 017.5±4748.8)元vs.(16 249.5±3366.1)元,t=3.459,P=0.001]。2组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15.4%(4/26)vs.13.3%(4/30),χ2=0.000,P=1.000]。结论 EST+LC和LCBDE/LTCBDE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LCBDE/LTCBDE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两者之间并发症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从2008年2月起借鉴日间手术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快速康复病房,对于甲状腺疾病手术采用快速康复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胸腔内镜下肝脏肿瘤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7-2011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3例经胸腔内镜下肝脏单发肿瘤切除术.其中1例为原发性肝癌,2例为肝脏转移癌.术前通过影像检查对肿物进行三维定位,以确定术中套管的位置.患者置于左侧卧位,在肿瘤周围的胸壁放置3个套管.内镜超声确认肿物位置后打开膈肌,在肝脏表面内镜超声再次明确肿物边界并标记切除线.依照标记逐步切开肝脏组织,切除过程中反复行内镜超声确认肿瘤位置和切除深度,以保证肿瘤的完整切除.创面止血满意后关闭膈肌,放置胸腔引流.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0~210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量130~600 ml,平均297 ml.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并发症.术后分别随访9~42个月,1例死于其他疾病,所有患者均无肿瘤复发.结论 对于特定的病例,经胸腔内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在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时虚拟导航系统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肿瘤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患者共17个CT/MRI提示但二维超声显示不清晰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利用实时虚拟导航系统制定术前穿刺消融计划。1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5~82岁,平均(64.6±19.2)岁。将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后,术中根据术前计划在导航引导下对病灶及周边5 mm的消融安全边界进行RFA治疗,并于术中使用导航辅助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即时评价消融效果,消融术后1个月行CT/MRI评价消融是否完全。结果:17个病灶的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成功率100%(17/17),图像融合用时8~21 min,平均12 min。1个病灶(1/17)按计划消融后导航系统辅助的CEUS提示消融范围不足,再次穿刺1针消融。本组12例患者未发生消融相关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12例患者增强CT或MRI检查提示17个病灶均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100%(17/17)。结论:实时虚拟导航系统对于常规超声无法显示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具有较高的定位检出率,并可辅助CEUS在术中及时评价消融效果。实时虚拟导航系统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RFA治疗时安全可行,能准确地引导病灶穿刺,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漏危险度评分系统(Fistula Risk Score,FRS)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相关胰漏(clinically relevant pancreatic fistula,CRPF)低风险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科9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使用剂量-反应关系及诊断效能四格表法分析FRS在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CRPF低风险患者中的价值。结果共19例发生CRPF,其中B、C级胰漏分别为17、2例;发生时间:2例术后第8天发生,2例术后第10天发生,5例术后第14天发生,2例术后第16天发生,8例术后第21天发生。对90例进行FRS评分与CRPF发生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显示,FRS<4分的25例均无CRPF发生,敏感性100.0%(19/19),阴性预测值100.0%(25/25)。结论FRS对于发生CRPF风险低的患者预测价值较好,对于FRS<4分的患者可尝试采取更为积极的快速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10.
肝癌的治疗东西方指南间存在明显差异,晚期肝癌的治疗依然是个重大挑战。随着肝癌药物治疗的进展,靶向和免疫治疗逐渐从临床试验走向临床实践,我们已经进入了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时代,为进一步推动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提供了基础。肝细胞癌术后有着极高的复发率,目前尚无有效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用于减少术后复发,随着临床试验的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