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焉宏军  王荣强  张雯姝 《安徽医药》2020,41(11):1249-1253
目的 探讨不同正畸力值对哺乳期大鼠正畸牙周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HO-1)、CC类趋化因子受体1及其配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3月龄Wistar大鼠126只制备哺乳期大鼠模型,成功制备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N组、0.29N组、0.49N组及0.98N组,每组18只。每组依次给予0N、0.29N、0.49N及0.98N的正畸力,比较干预前1天及干预第1、3、7 天后4组大鼠的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及其配体(CCL3、CCL5)mRNA相对表达量、HO-1表达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破骨细胞染色阳性面积。结果 干预第1、3天,0.29 N组、0.49 N组及0.98 N组CCR1、CCR3和CCL5 mRNA表达水平及破骨细胞染色阳性面积较0N组均明显增加(P<0.05),0.49N组及0.98N组上述指标水平较0.29N组均明显增加(P<0.05),而0.49N组与0.98N组这些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干预可通过促进哺乳期大鼠牙周组织中HO-1、CCR1及其配体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荣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98-1098
口腔不良习惯是造成错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将近5年来收治的各类错畸形1 070例作统计分析,发现由不良习惯引起者共175例,占总数的16.36%。现将各种不良习惯的发生率、所致错,如何纠正等进行临床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宫内节育器以其高效,长效,安全,可逆,简便,经济易接受的特点,深受广大育龄女王女欢迎。我国是目前世界上使用IUD最多的国家。但由于放置不当,会造成子宫穿孔,节育器异位等并发症,使避孕失败,造成临近器官组织损伤等。我站于2005年58月份收治3例节育器异位患者,现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十分关注牙齿的功能、颜面的美容。在口腔修复中,为了获得满意的美观效果和便于修复治疗,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正畸手段为修复治疗创造条件。我科近年来对25例患者进行口腔修复前正畸,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紫杉醇加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紫杉醇加卡培他滨治疗,第一天给予75mg/m2紫杉醇,静脉滴注,每天给予2000mg/m2卡培他滨.结果:经过治疗后,2例患者进展,5例进展,部分缓解为20例,完全缓解为23例.可得,近期缓解率为86.0%.5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0例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及骨髓抑制毒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例患者发生脱发,发生率为70.0%,2例患者出现过敏,发生率为4.0%,恶心呕吐发生例数为13例,发生率为26.0%.未进行治疗前,Karnofsky评分为(70.20±10.40)显著低于治疗后评分为(87.90±10.2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加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为理想,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具有临床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1998~2005年3月对36例感染性胫骨骨折不愈合采取病灶清除、内固定物取出、部分病例髓腔灌洗、一期植骨和修复创面及外固定架固定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针刺治疗顽固性荨麻疹黑龙江中医学院王荣强,张晓琳北京广安门医院华华有关应用针刺疗法治疗尊麻疹,已有过多次报导,但对于顽固性穿麻疹的针刺治疗有较明显疗效之报导尚未见有。笔者于1991年至!993年在门诊特意观察12例顽固性尊麻疹患者,经针刺治疗后疗效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D打印脊柱后凸模型行体外模拟截骨手术在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脊柱后凸畸形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模拟组32例(术前采取3D打印脊柱后凸模型行体外模拟截骨手术并制订手术方案)和常规组44例(采取常规方法制订手术方案实施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截骨角、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后前后患者最大后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平衡、手术并发症率。结果模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拟组患者的截骨角、住院时间与常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拟组术后12h、24h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拟组患者术后48h、72h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最大后凸Cobb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平衡测定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模拟组患者术后在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的最大后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测定值低于常规组,腰椎前凸角大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25%)与常规组(11.3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579,P=0.447)。结论3D打印脊柱后凸模型行体外模拟截骨手术有利于制订更加合理的手术方案,减小手术创伤及操作时间,有利于脊柱形态的恢复和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