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性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2例糖尿病肾病合并性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单纯应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金水宝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观察组患者IIEF-5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性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英彪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796-2797
目的对黄连素治疗Ⅱ糖尿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2011.6-2012.5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20例,观察组给予原降糖药+黄连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黄连素治疗。两组患者黄连素用量均为每日3次,每次0.3g/次,在餐前餐后均可服用,分别测定降血糖效果和副作用。结果采用黄连素进行治疗,使用黄连素10d后,空腹血糖呈现下降趋势,同时下降态势非常平稳,经过一年时间的治疗,已经明显控制了空腹血糖量,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差异,用药后血糖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结论治疗Ⅱ糖尿病采用黄连素治疗,降糖效果方便、安全、若与其他降糖药协同使用,则可降低血小板聚集、降血脂、降血压,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的治疗及预防。方法:64例重症心肌炎,有8例合并3个以上脏器功能损害,给予改善心肌缺氧和微循环,清除自由基,抗感染从而阻止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浆内皮素(ET)的形成。结果:本组治愈6例,死亡2例,在治疗初始就注意保护各脏器功能,防止MODS发生,疗效满意。结论:重症心肌炎并发MODS主要因素是脏器灌注不足,血细胞超氧歧化酶(SOD)降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OP增高,TNF、EI升高,引起微循环障碍,组织脏器缺氧加重。造成MODS。  相似文献   
4.
植物人的救治是目前医学界普遍关注的课题之一。作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救治了1例脑脓肿后遗症植物人,现就有关情况分析如下,为临床提供参考。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PFNA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部分负重时间、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地部分负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3.21%(x~2=7.669,P=0.00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3%,低于对照组的39.29%(x~2=14.104,P=0.000)。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降低患者疼痛感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运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诊治的460例790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别处于Ⅰ~Ⅲ期,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240例患者420只眼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对照组的220例570只眼给予常规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造影、眼底变化以及视力的变化。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眼底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视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运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对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