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84例肺结核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6医院王若霞为了解肺结核患者不同病期及治疗前后的微循环状态变化,对84例肺结核患者及61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分析肺结核组中,进展期46例,好转期38例;对...  相似文献   
2.
胸腺因子D是一种免疫调节剂,不仅能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还可调节免疫功能。为探讨该药对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我们于1983~1985年共治疗病毒性肝炎203例(急性144例,慢性59例)并与同期综合治疗的184例(急性146例,慢性38例)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32例肺癌患者红细胞CR1基因密度型分布,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功能及SOD酶活性、β-内啡肽含量。方法 PCR法检测红细胞CR1基因密度多态性,红细胞花环法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放免法测定SOD酶活性;RIA法测定β-内啡肽含量。  相似文献   
4.
水解蛋白引起腺体肿大1例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476医院内科王若霞患者男,36岁。以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收住院。住院期间经治疗肝功能ALT正常两次。由于蛋白代谢异常,白/球比倒置(2.4/3.8),故给静脉输用水解蛋白注射液(福州市梅峰制药厂,批号8...  相似文献   
5.
本院临床免疫研究室研制成功胸腺因子D,经上海生化研究所等单位鉴定:分子量为10,200~14,200等电点为6~7,是一种含17种氨基酸的多肽激素。它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的c-AMP和c-GMP含量有明显升高作用。本品生物活性强,0.05μg即可使E玫瑰花结形成细胞(E-RFC)上升50.31%。  相似文献   
6.
<正>1981年美国生殖免疫学家Siegel,首先提出了红细胞免疫系统(Red-Cell Immune System)的新概念.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红细胞在人类免疫功能最健全,红细胞上有许多与免疫有关的物质(如CR_1、CR_3、CD_(53)、CD_(59)、IL-8、DAF、SOD酶等)数目众多,自成系统.红细胞有识别、粘附、浓缩抗原加速清除CIC的能力,参与机体免疫调控.并有完整的自我调控系统,研究有关红细胞免疫对全面认识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网络具有一定意义.目前研究红细胞免疫最多的是CR_1,即1型补体受体,它在红细胞上呈簇分布,每簇约含2~5个CR_1,RBC膜上CR_1总数与簇数和每簇中CR_1单体数高度相关.由于红细胞数量远多于白细胞数量,红细胞便成了清除IC(抗原抗体复合物、抗原补体复合物)最主要  相似文献   
7.
红细胞与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患者可取米醋(盐水或开水亦可)2~3滴滴在汤匙内,视皮损面积大小,取六神丸5~20粒研化涂患处,不用包扎,每日3次,一般4天以内见效,疼痛、皮疹均消失,若同时加服板蓝根或龙胆泻肝丸等解毒、清利湿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32例肺癌患者红细胞CR1基因密度型分布、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功能及SOD酶活性、β-内啡肽含量。方法PCR法检测红细胞CR1基因密度多态性;红细胞花环法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放免法测定SOD酶活性;RIA法测定β-内啡肽含量。结果经与31例正常人比较显示:肺癌患者CR1基因密度多态性分布与正常人不一致(χ2=3.19,P<0.05);红细胞免疫功能及SOD酶活性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1);β-内啡肽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同时还发现肺癌患者的红细胞粘附肿瘤细胞功能与SOD酶活性呈正相关(r=0.39.P<0.05)。结论肺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SOD酶活性降低;β-内啡肽含量升高有部分与红细胞CR1基因密度型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脓性骨髓炎39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若霞  张玲芳 《陕西中医》1996,17(11):487-487
采用自拟经验方(由金线莲、田三七、九节茶、土大黄等中草药组成)配合西药抗生素等治疗化脓性骨髓炎395例,痊愈324例,治愈率为82.03%,有效43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92.92%,提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托毒排异、祛腐生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