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TED治疗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腰、腿部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140 min,术中出血量25~130 ml。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无硬膜囊破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当天出现一过性神经麻痹症状,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3例1周内复发,2例行PTED返修,1例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术后9个月根据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1.4%。结论 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研究可吸收棒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45例成人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23例行可吸收棒内固定术(Ⅰ组),22例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Ⅱ组)。术后石膏固定3-4周,定期复查X线片,通过随访对两组患者骨性愈合时间、肘关节Broderg-Morrey功能评分、并发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随访1-2年,平均(1.6±0.2)年,骨折均愈合。Ⅰ组(13.860±2.125)周,Ⅱ组(15.060±2.218)周,骨性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Brod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Ⅰ组中很好18例,好4例,一般1例,差0例;Ⅱ组中很好15例,好5例,一般2例,差0例(P〉0.05);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与微型钢板内固定相比,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成人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可获得相似的疗效,但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且并发症少,因此,在治疗成人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的内固定物选择上更倾向于可吸收棒。  相似文献   
3.
陈长青  王成  王耀生  周影 《骨科》2016,7(5):333-337
目的:比较钢板与空心钉治疗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或空心钉)治疗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40例患者的资料,使用钢板内固定的24例患者纳入钢板组,使用空心钉固定的16例患者纳入空心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其术后3、12、18个月的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34例患者获得随访(钢板组20例,空心钉组14例)。钢板组与空心钉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9.4±2.5)个月和(12.5±2.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4,P=0.001)。术后3个月,空心钉组有2例患者出现后踝骨折块移位。术后3个月时,钢板组的AOFAS评分为(70.6±7.1)分,低于空心钉组的(76.9±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8,P=0.036);术后12、18个月时,钢板组的AOFAS评分分别为(85.1±8.5)分、(93.7±9.8)分,均优于空心钉组的(79.5±6.9)分、(83.5±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4,P=0.044;t=3.552,P=0.001)。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合并后踝骨折的踝关节损伤,较空心钉内固定具有固定牢靠、后期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5.
【摘要】目的 比较钢板与空心钉在治疗合并有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的单侧三踝骨折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手术治疗40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病例,其中使用钢板内固定后踝治疗24例(钢板组),使用空心钉固定后踝治疗16例(空心钉组),术后根据影像学资料评估骨折愈合时间,并且使用AOFAS评分分别评价两组病人术后3个月、12个月、18个月踝关节功能。结果 钢板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9.6±2.4(18~23)个月,随访率为83.4%(20/24),空心钉组平均随访时间20.1±1.9(19~21)个月,随访率为87.5%(14/16),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取得随访的病例骨折均愈合,且患侧踝关节可负重,钢板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9.4±2.5W,空心钉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5±2.9W,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3个月、12个月、18个月钢板组AOFAS评分分别为:(70.6±7.1)、(85.1±8.5)、(93.7±9.8)分;同时期空心钉组AOFAS评分分别为:(76.9±6.2)、(79.5±6.9)、(83.5±7.3)分,除了术后第3个月随访(P =0.036<0.05),同一时期每组AOFAS评分钢板组都优于空心钉组(P = 0.044、0.001<0.05)。结论 对于三踝骨折中HaraguchiⅠ型后踝骨折的处理,对比于空心钉内固定,钢板内固定疗效更为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及科技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结合地方病工作实际,做好地方病文件材料的积累、收集、整理、分类工作,为地方病防治研究服务,尤为重要。因此,凡是记述和反映各种地方病防治研究活动中产生的技术文字材料、表格、数据、图样、照片、录音带、检验方法、记录等均属地方病档案归档范围,是防治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的重要宝贵资源。因此,每位地方病工作者都应对地方病归档资料有所了解。1地方病防治研究档案归档范围1.1地方病防治研究专题档案:上级下达的地方病防治研究任务书;地方病研究计划任务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自2006年2月至2013年6月21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不愈合患者采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男12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34.8岁.骨折不愈合时间9~18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采用Merchan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内固定物断裂、脂肪栓塞、旋转畸形及明显的短缩畸形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3.2个月.19例患者术后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2个月(4~9个月),2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经7~13个月观察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标准评定:优13例,良6例,差2例.结论:应用钢板加对侧异体骨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的特点,能够提高骨折稳定性及促进骨痂生长.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牙槽骨组织结构和MT1-MM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牙槽骨组织结构、MT1-MMP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大鼠牙槽骨组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MT1-MM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时期的正常大鼠、去卵巢大鼠和去卵巢后补充雌激素大鼠的牙槽骨组织结构情况和牙槽骨中MT1-MMP的表达及其分布特征.结果:雌激素缺乏会导致大鼠牙槽骨的骨代谢失衡,牙槽嵴与固有牙槽骨吸收、破坏;成骨细胞和骨细胞MT1-MMP表达降低,而破骨细胞MT1-MMP表达升高.结论:雌激素缺乏引起牙槽骨吸收,MT1-MMP表达水平和分布部位变化可能对其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慢性下腰痛是临床上脊柱外科中常见的症状,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三种:保守、微创与手术治疗。目的:阐述保守与微创技术在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应用及两者研究及进展。内容:总结保守治疗及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趋向:中医药与微创治疗两者均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等优点。两者的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将是临床医学研究的新方向之一,用最小的代价解除患者的疼痛是我们的最终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等牙周病致病菌彼此之间的共聚力大小,观察四者在具核梭杆菌介导下对人工牙根面黏附力的影响,了解牙周生物膜结构中细菌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方法目测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的共聚力,以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四者在具核梭杆菌黏附和未黏附状况下对胶原包被羟磷灰石(c—HA)的黏附间是否存在着差异。结果具核梭杆菌、牙龈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存在着共聚作用,其中,具核梭杆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与中间普雷沃菌间的共聚度均可达4度,具核梭杆菌与其他三菌间的共聚度均大于3度。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在具核梭杆菌黏附的状况下对c—HA的黏附率高于其在具核梭杆菌未黏附时的黏附率,具核梭杆菌在未黏附的状况下对c—HA的黏附率高于其在黏附后的黏附率。结论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均存在共聚关系,具核梭杆菌可能对其他牙周病致病菌定植于牙菌斑起到了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