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患者男性,18个月龄,宁波人。纳减、腹泻与便秘交替,日渐消瘦1月,每次排便时可见5~20个米粒状活动虫体。发病后曾在当地医院粪检未发现虫卵,服过3次驱蛔灵无效。于1983年2月10来我室求诊。体检:发育营养一般,身高80cm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染色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染色体的数目为2n=16,n=8。其核型分为三组:第一组,1~2号染色体,1号为大的亚端部着丝点。2号为大的亚中部着丝点,系性染色体,雌性为异配性别(ZW):雄性为同配性别(ZZ)。第二组,3~5号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点。第三组,6~8号染色体,为亚端部和中部着丝点。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核型与曼氏血吸虫核型有明显不同,符合亚洲组裂体吸虫表现。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间接血凝试验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增加其实用价值,并为该试验实现标准化提供一些依据,兹对其中有关影响试验效果的问题继续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应用间接血凝试验诊断寄生虫病日益增多.实验证明该试验诊断血吸虫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有简易快速的优点,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有效工具.虽然间接血凝试验有高度的敏感性,可测出微量的抗体或抗原,但整个技术过程比较复杂,除特别注意抗原或抗体系统的纯度和致敏量外,影响的因素较多,故有时可出现复制性不够稳定.如条  相似文献   
5.
对“鞭节舌虫病——附一例报告”一文有关内容的更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于 1996年在贵杂志 35 ( 11) :747 749上发表的“鞭节舌虫病———附一例报告”一文中提到的虫卵 ,现已证实不是鞭节舌虫的虫卵 ,系黄花菜花粉孢子 ,故由此得出人类可以成为鞭节舌虫的终宿主的结论也是错误的 ,特此更正 ,并向读者致歉。详情如下 :当时从患者粪便中发现大量酷似虫卵的东西 ,在杭州诸多寄生虫学家不认识 ,故我们决定药物驱虫 ,企望找到虫体 ,以便确认寄生虫。后驱出幼虫一条 ,鉴定为鞭节舌虫。由于工作不够细致 ,误认为大便中的“虫卵”就是鞭节舌虫虫卵。文章发表后 ,因一直未找到成虫 ,我们对这一结论尚有怀疑 ,期间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杭州市区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及卫生宣教在预防蛲虫感染中的作用。方法:1996年7~10月对杭州市区29所幼儿园2263名儿童.用透明胶纸法进行蛲虫卵检查。结果:蛲虫卵阳性197名,感染率为8.7%.其中男性感染率为9.8%、女性为7.4%.并将蛲虫卵阳性者分成两组:甲组50名.每人1次口服阿苯哒唑200mg,乙组76名.除服药外加卫生宣教.2个月后复查,阴转率甲组为80.0%,乙组为92.1%.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卫生宣教在预防蛲虫感染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长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又称缩小膜壳绦虫,是人体罕见的肠道寄生虫。至今我国只有50多例报告。最近作者在杭州市郊发现1例,并用吡喹酮驱出成虫,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寄生虫学教研室在教学中缩减理论课学时40%,采用讲课、看录像、自学和答疑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进行教改实验,在本学科运用视听设备教学方面取得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9.
用可溶性日本血吸虫卵抗原(SEA)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获得5株特异的抗日本血吸虫卵单抗。免疫球蛋白亚类鉴定均为IgG_1。免疫印迹法结果表明其所识别的日本血吸虫卵抗原的分子量分别为>200kDa、116kDa和22kDa。经两维免疫印迹法(2-Dimensional Western Blot),显示被单抗IE1识别的22kDa SEA等电点pI4.6—6之间至少有3个以上同晶型体(isomorphs)。放射免疫沉淀试验表明IE1可识别30kDa抗原。  相似文献   
10.
“T”管引出活肝吸虫一例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邵法明,刘奇璧,郑树森浙江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王炳夫病例摘要患者男,37岁,司机,浙江淳安人。因上腹胀满、隐痛、消瘦5个月入院。体检:右上腹触及一个5cm×5cm肿块(上界欠清);B超、CT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