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眼部外伤在眼科急症中较为常见,CT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5~2006年26例眼部外伤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p33ING1b蛋白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索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3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为研究对象,以10例正常人为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p33ING1b蛋白在骨髓细胞核和细胞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 p33ING1b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p33ING1b蛋白的核表达低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33ING1b蛋白核表达与浆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AHL患者体内p33ING1b蛋白的表达和定位无明显异常,p33ING1b基因结构和功能异常不是AML细胞癌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6岁,因右下肢疼痛1个月,加重7天,于2003年9月27日入院就诊.患者平素健康,无冠心病史.查体:心肺(-),肝脾不大,右下肢温度降低,右腘窝处动脉、足背动脉波动消失,右卵圆窝处动脉波动减弱.  相似文献   
5.
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6例误诊分析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264400)宋红霞于全军王炳华山东省文登市口腔医院(264400)刘运波我院1985年~1995年共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传单)42例,其中误诊16例,本文就此16例误诊原因分...  相似文献   
7.
病人女,30岁,因中上腹痛2d”入住我院。疼痛为持续性,刺痛伴阵发性加剧,不放射,无恶心、呕吐及腹泻,无嗳气及返酸,无畏寒、发热。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T:37.8℃,皮肤粘膜无皮疹及出血点,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无肠型及蠕动波,莫非征(-),脐上压痛,无反跳痛,肠鸣正常,肝、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和胃泌素-17(gastrin-17,G-17)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采用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共430例受检者纳入研究。血清测试前,受检者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根据病理结果将受检者分为非萎缩性胃炎160例、萎缩性胃炎118例、胃癌15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PGⅠ,PGⅡ和G-17含量,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结果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和G-17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及G-17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癌组血清PGⅠ和G-17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curve, ROC),PGⅠ,PGⅡ,PGⅠ/PGⅡ及G-17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最佳临界值为84.706 μg/L,10.873 μg/L,11.008和8.265 pg/L,诊断胃癌的最佳临界值为65.145 μg/L,10.089 μg/L,6.375和4.971 pg/L。结论 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及G-17水平低下是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生物学标志,对胃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炳云  刘娇  王炳华 《河北医药》2002,24(7):603-603
多发性骨髓瘤 (MM)是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聚为特征的肿瘤 ,发病年龄大多在 5 0~ 60岁。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 ,MM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加趋势。由于瘤细胞的增殖比例很低 (通常小于 1.5 % ) [1 ] ,以及多药耐药的形成[1 ] ,难治性MM的治疗一直是血液科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我院采用长春新碱 (VCR)、 阿霉素 (ADM)、地塞米松 (D) (简称VAD方案 )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MM3 4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 4例难治性MM患者均系我院 1994年 3月~2 0 0 1年 5月的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前列环素类药物、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使许多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取得了肯定的疗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