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在急性脑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90例经头颅CT证实为基底节脑出血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及止血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尼莫地平100ml(1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用10~14d。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病人的颅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明显缩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血肿体积则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病情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我们应用注射用纤溶酶(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0410,每支100u)治疗脑梗死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疏血通针6ml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对照组用川芎嗪针320ml加生理盐水500ml静滴,均为每日1次,连续用14 d.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血液流变学检测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状态评定,观察临床症状、组间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组间采用x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性满意度不仅是性健康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经文献回顾发现,性满意度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并未得以广泛和深入的探讨,而国外学者对其进行了诸多研究,并针对社会人口学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对性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文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梳理,旨在为目前国内进一步开展性满意度的研究提供建设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6年5月~2000年1月治疗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 ,在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下 ,采用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35例 ,男24例 ,女11例。年龄42~72岁 ,平均年龄57.5岁。病程6个月~13年。所有病例均符合WHO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7例 ,恶化型劳力型心绞痛10例 ,自发型心绞痛8例。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胸闷、心悸、气短、出汗等症状及心电图呈不同程度心肌缺血表现 ,经内科药物治…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对60例脑梗塞患者采用国产精制蝮蛇抗栓酶与甘露醇联合进行颈总动脉加压推注,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8例痊愈,23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33%。提示本疗法早期进行对急性脑梗塞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治疗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王海臣  孙良 《中国微循环》1997,1(2):103-103
应用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对自血稀释并进行紫外线和激光同时照射、充氧、磁化后回输,同时静滴平衡液治疗高粘滞血症80例,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显示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工细胞沉降率(ESR)、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0.001),揭示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对改善高粘滞身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的脑梗死患者8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150mg加5 %葡萄糖250ml缓慢静滴 ,每日一次。对照组用复方丹参针剂20ml加5%葡萄糖250ml静滴 ,每日1次。连续用14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与治疗后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治疗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 ,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丁咯地尔注射液通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改善微循环 ,从而促进患者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的颅内病变 ,正确处理围产期HIE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预防和减少远期后遗症有重要意义。自1995年5月至1998年6月我们应用小剂量甘露醇、复方丹参、脑活素治疗HIE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65例HIE患儿均为住院治疗的病例。根据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和分度[1]。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35例 ,对照组30例。所有病例治疗前均行CT检查 ,排除颅内出血。两组患儿胎龄、窒息程度、出生体重、性别、头围、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